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内容摘要】高校大学生的特殊性,使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难点,在当今多元文化冲突、市场经济体制运行、大学生就业困难等背景下探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高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活是从学校向社会过渡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学生”和“职业人”的双重身份使其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困难性、开拓性与日俱增,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关系到学生的成人成才,关系到学校、家庭和全社会的稳定和谐,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旨在从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性着手,提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与对策,达到学生顺利成人成才,学校、家庭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
一、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教育部长周济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会议上指出:青年大学生的成长,牵动亿万家长的心,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大学毕业,对大学生本人而言,是学生时代的结束,社会职业生活的起点,是他们人格独立、经济独立、开创事业的关键转折期,广大青年学生能否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能否以积极稳健、求真务实、团结协作的心态适应新的角色和新的环境,关系到青年一代对国家、政府执政能力、执政方略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毫无疑问,广大青年能够顺利就业,学校、政府、社会能够妥善解决他们毕业、就业的一系列实际问题,社会各界能够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开始新的生活,毕业生必定是一个安定团结的年轻群体,必定是一个忠心拥护党和政府的热血群体,他们就会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投入到社会主义的各项建设事业中;反之,则会对学校、政府和社会产生敌对情绪甚至引发动荡。对于家庭而言,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他们的顺利成长,毕业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或是有一个更高更好的发展平台,是每个家庭的期盼,也是每个家庭幸福的源泉,反之,一个无法顺利毕业、就业的孩子,必定会使一个家庭失去应有的欢声笑语。对于学校而言,大学生就业率、上研率高,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稳定积极,是一个学校办学质量高的最直接反映,也是一个学校良性发展的灵敏器,直接影响到该校的社会声誉和未来生源以及政府各界对学校的投入。因此,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是大学生个人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家庭、学校和谐稳定的关键。
(二)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大学生社会角色的顺利转变
作为学生,尽管大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但是,在经济上、认知上、社会实践技能上存在着很大的经济依附性和解决问题的依赖性,独立处世处事能力非常缺乏;加之现今大学生普遍为独生子女,很多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更不要说独当一面地去开拓自己的事业和人生。因此,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让他们在社会中学习,在学习中了解社会,独立承担、举办、、策划和组织一些社会活动,广泛开展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课堂学习和校园文化活动中增强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开创性,将有利于他们毕业后社会角色的顺利转变。
(三)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是当今各个高校人才培养的共同目标,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在各个环节引导学生成人成才,鼓励和鞭策大学生在各种场合和活动中积极地开发自己、展示自己、奉献自己、服务他人、回报社会,摈弃悲观盲目、自私自利、羞怯胆小、明哲保身等封闭消极的思想,使他们不仅学习能力过硬,而且知行合一,心智和谐,科学知识与人文素养并重。
二、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创新研究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中,出现一系列问题.例如: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吸引力不大,教学的实效性不强,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枯燥与抽象,现实与理论缺乏联系,多元价值观的出现,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深刻影响,在青年学生中出现个人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低,随意性大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大,因此,很有必要进行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方法创新必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