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通信工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硬件实验-实验报告.docx
北邮-通信工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硬件实验-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硬件实验报告
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
学号:
班内序号:
姓名:
实验一I/O地址译码
一、实验目的
掌握I/O地址译码电路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
1、实验电路如图1-1所示,其中74LS74为D触发器,可直接使用实验台上数字电路实验区的D触发器,74LS138为地址译码器。译码输出端Y0~Y7在实验台上“I/O地址“输出端引出,每个输出端包含8个地址,Y0:280H~287H,Y1:288H~28FH,……,当CPU执行I/O指令且地址在280H~2BFH范围内,译码器选中,必有一根译码线输出负脉冲。例如:执行下面两条指令
MOVDX,2A0H
OUTDX,AL(或INAL,DX)
Y4输出一个负脉冲;
执行下面两条指令
MOVDX,2A8H
OUTDX,AL(或INAL,DX)
Y5输出一个负脉冲。
利用这个负脉冲控制L7闪烁发光(亮、灭、亮、灭、……),时间间隔通过软件延时实现。
2、接线:Y4/IO地址接CLK/D触发器
开始
开始
Y4输出一个负脉冲
Y5输出一个负脉冲
调用延时子程序
调用延时子程序
CX-1=0?
结束,返回DOS
是
否
四、源程序
DATA SEGMENT
DATA ENDS
STACK SEGMENTSTACKSTACK
DB100HDUP(?)
STACK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SS:STACK
DELAY1 PROC NEAR ;延时子程序
MOV BX,500H
PUSH CX
LOOP2: MOV CX,0FFFH
WAIT1: LOOP WAIT1
DEC BX
JNZ LOOP2
POP CX
RET
DELAY1 ENDP
;L7闪烁
START: MOV CX,0FFFFH ;最大可循环次数
LOOP1: MOV DX,2A0H ;灯亮
OUT DX
CALL DELAY1
MOV DX,2A8H ;灯灭
OUT DX
CALL DELAY1
LOOP LOOP1 ;循环闪烁
CODE ENDS
END START
五、实验结果
灯L7闪烁,一段时间后停止。
六、实验总结
1、采用的是软件延时,更改延时子程序中给BX、CX的赋值可以改变LED闪烁的频率;
2、灯的闪烁并不是无限的,在主程序中给CX赋了最大值0FFFFH,循环完这个次数后就停止循环了。另外,若给CX赋予0,会比赋予0FFFFH多循环一次。
七、实验收获与心得体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得不说,虽然在理论课上已经学到了很多知识,但第一次面对硬件的连接还是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看到编的程序通过硬件得到了实现,不仅更直观的感受到了编程逻辑,而且还提高了对微机原理这门课程的兴趣。
实验四七段数码管
一、实验目的
掌握数码管显示数字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
1、8255的工作方式
一片8255内部有3个端口,A口可以工作在方式0、方式1或方式2,B口可以工作在方式0、方式1,C口可以工作在方式0。
方式0是基本型输入/输出。这种方式和外设交换数据时,8255端口与外设之间不使用联络线。
方式1为选通型输入/输出。用这种方式和外界交换数据时,端口和外设之间要有联络信号。
方式2是双向数据传送,仅A口有这项功能。当A口工作在方式2时,B口仍可以工作在方式0或方式1,但此时B口方式1只能用查询方式与CPU交换信息。
2、工作方式选择字
8255工作方式选择字共8位(如图),存放在8255控制寄存器中。最高位D7为标志位,D7=1表示控制寄存器中存放的是工作方式选择字,D7=0表示控制寄存器中存放的是C口置位/复位控制字。
3、C口置/复位控制字
8255的C口可进行位操作,即:可对8255C口的每一位进行置位或清零操作,该操作是通过设置C口置/复位字实现的(如图)。C口置/复位字共8位,各位含义如下:
4、静态显示:按4-4-1连接好电路,将8255的A口PA0~PA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