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卷2.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第五章卷(2)
一、选择题
1.(2014?雅安)某小组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在图所示光具座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他们把一个近视眼镜镜片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他们想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下面是他们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光屏应向左调
B.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光屏应向右调
C.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光屏应向左调
D.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光屏应向右调
【考点】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12 :应用题;514: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首先明确近视镜是凹透镜,然后在明确凹透镜光学性质的基础上,即可确定放上凹透镜后像的位置的变化,然后调整光屏的移动方向.
【解答】解: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凹透镜后,蜡烛在凸透镜后面成的像将远离凸透镜,为了使像再成在光屏上,所以要将光屏向右移动.
故选:B.
【点评】要确定光屏的移动方向,首先要明确放上的镜片对光线有何作用.
2.如图所示,S′是物体S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那么此图表示什么的成像示意图(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幻灯机 D.投影仪
【考点】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13 :实验题;4B :图析法;514: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解答】解:由图可知,凸透镜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制成的.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放大镜的制作原理.首先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特别要注意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
3.(2012?武威)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
【考点】B7: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专题】514: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阳光聚焦方法得到焦距:太阳光射到地球上是平行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后得到凸透镜的焦点.
凸透镜成像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解答】解: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所以,f=20cm.
U=30cm,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选A.
【点评】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4.(2015?滨湖区校级模拟)小丽用照相机对某同学进行拍照,拍出的底片如图甲所示,若相机的焦距不变,要使底片的像如图乙所示,则( )
A.照相机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近些,同时增大像距
B.照相机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远些,同时减小像距
C.照相机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近些,同时减小像距
D.照相机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远些,同时增大像距
【考点】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514: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知道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
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是: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解答】解:由图知,甲的像比乙的像大,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的像越大,此时的物距越小,像距越远.所以若相机的焦距不变,要使底片的像如图乙所示,需要此人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远一些,同时镜头要往后缩,即减小像距,所以选项A、C、D 错误.选项B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照相机的制作原理及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只要搞清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掌握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便可以解决此题.
5.(2016?江都区二模)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分解成红、橙、黄、绿、蓝、灰、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考点】AG:实像与虚像的区别;AA:漫反射;AP:光的色散;BA: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专题】12 :应用题;4B :图析法.
【分析】(1)小孔成像依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成倒立的实像,像可能放大可能缩小;
(2)近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发散作用可以使成像后移到视网膜上,远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后,利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可以使成像前移到视网膜上;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