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经络腧穴整理.doc

发布:2018-02-26约3.17万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手太阴肺经 1、经脉走向 体表:循行于上肢内侧前缘,过鱼际,止于少商。支脉从列缺分出,在商阳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连。 体内:起于中焦,下络大肠,属肺,胃 。 联系的器官有气管、喉咙。 2、穴位 1)中府* Zhōngfǔ(LU 1) 肺募穴,手、足太阴交会穴 【定位】 在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主治】 ● 咳嗽,气喘 ● 胸痛,肩背痛 【操作】 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脏器。 5)尺泽* Chǐzé(LU 5) 合穴 (肺实证) 【定位】 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 ● 咳嗽,气喘,咳血,潮热,胸部胀满,咽喉肿痛 ● 急性腹痛吐泻 ● 肘臂挛痛 【操作】 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6)孔最* kǒngzuì(LU 6) 郄穴 【定位】 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 腕横纹上7寸。 【主治】 ● 咳血,鼻衄,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热病无汗 ● 痔血 ● 肘臂挛痛 【操作】 直刺0.5~1.0寸。 7)列缺* Lièquē(LU 7)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任脉 【定位】 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主治】 ● 外感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 ● 口喎,齿痛 【操作】 向上斜刺0.3~0.5寸。 9)太渊* Tàiyuān(LU 9) 输穴,原穴,八会穴 【定位】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主治】 ● 外感,咳嗽,气喘,咽喉肿痛,胸痛 ● 无脉症 ● 腕臂痛 【操作】 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11)少商* Shàoshāng(LU 11) 井穴 【定位】 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 ● 咽喉肿痛,发热,咳嗽,失音,鼻衄 ● 昏迷,癫狂 ● 指肿、麻木 【操作】 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3、取穴要点 第一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取中府。 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取尺泽。 尺泽与太渊连线上取孔最。 桡骨茎突上方取列缺。 腕横纹桡动脉搏动处取太渊。 拇指桡侧指甲角旁取少商 4、主治概要 肺系疾病: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咳血,胸痛 外经病:肩背痛,肘臂挛痛,手腕痛。 5、特殊作用 尺泽治胃肠病, 孔最治咯血,  列缺治头项病,  太渊治无脉症,  少商治急症、热病。 本经共11个腧穴: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6、刺灸方法 中府、云门不可深刺,以免伤及肺脏,造成气胸; 经渠、太渊避开桡动脉; 少商治疗实热证时,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关节部位腧穴不宜用直接灸。 手阳明大肠经 1、经脉走向 体表:起于食指桡侧端,沿上肢外侧前缘经肩、颈上颜面,止于对侧鼻翼旁。 体内:属大肠,络肺。 联系的器官有齿(入下齿中)、口、鼻 (还出夹口…上夹鼻孔) 本经共20穴: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重点掌握9穴) 3、穴位 1)商阳* Shāngyáng (LI1) 井穴 【定位】 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 ● 咽喉肿痛,齿痛,耳聋 ● 热病,昏迷 ● 手指麻木 【操作】 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3)三间* Sānjiān(LI3) 输穴 【定位】 微握拳,在食指本节(第二掌指关节处)后桡侧凹陷处。 【主治】 ● 目痛,齿痛,咽喉肿痛 ● 身热 ● 手背肿痛 【操作】 直刺0.5~0.8寸。 4)合谷* Hégǔ (LI4) 原穴 【定位】 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功效】 清泄邪热,助阳解表,行气活血,通调腑气。 【主治】 1.头面一切疾患,如头痛,下齿痛,口眼歪斜,鼻衄,鼻渊,耳聋,痄腮,失喑,目赤肿痛。 2.胃肠病主要配穴之一,如胃脘痛,腹痛,便秘,痢疾。 3.外感病:发热恶寒,无汗多汗,咳嗽,疟疾。 4.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狂躁证。 5.疔疮,疥疮,瘾疹等皮肤外科病证。 6.痛经,经闭,滞产,胎盘不下等产科病证。 7.本穴为全身镇痛镇静要穴之一,常用于针刺麻醉。 【操作】 直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