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G型单主梁门式起重机出厂检验记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单主梁吊钩门式起重机出厂检验记录
产品编号: 规格型号: 班组负责人: 设备代码: 使用单位: 检测日期: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检测结果 结论 备注 1 主梁支腿座板中心线测得的跨度差 ±2mm 主:
被: 2 主梁支腿座板的
高低差 ≤2mm 1 2
3 4 3 门架对角线
| D1— D2| ≤5mm
D1 ( )D2 ( )
| D1— D2| ( ) 4 主梁上拱度 F (0.9/1000~1.4/1000)S
且最大值在跨中S/10范围内 F S 5 主梁有效悬臂
上翘度Q (0.9/350~1.4/350)L1(或L2)。
L1 或L2 为左(右)悬臂有效长度 Q1 ( mm)
Q2 ( mm) L1 m
L2 m 6 主梁水平弯曲 ≤15mm 7 小车轨道中心线对承轨梁腹板中心线的位置偏差g 当δ≥12mm时,g≤δ/2;
当δ<12mm时,g≤6mm。 δ mm 8 小车轨道侧向
直线度 a.每2m长度内的公差不大于1mm
b.在轨道全长(L)范围内,公差b≤6+0.2(L-10)
bmak 10mm(L单位为m) L 9 主梁腹板的
垂直偏斜(h) h≤H/200 主: H ( ) 被: 10 主梁腹板的
局部平面度 以1m平尺检测,在离上盖板H/3以内的区域≤0.7,其余≤1.2 δ 11 主梁上盖板
水平偏斜 C≤B/200(B为上盖板宽度) B ( ) 12 小车轨距极限偏差(△k) 在同一截面上,主车轮
和反滚轮轨道间距离偏
差为mm,小车轨距
(主车轮和反滚轮中心线)
差△k≤5mm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检测结果 结论 备注 13 小车轨道接头 小车轨道一般宜用接头焊为一体的整轨,否则必须满足:
a.接头处的高低差d≤1mm
b.接头处的头部间隙e≤2mm
c.接头处的侧向位f≤1mm
d.对正规箱形梁及半偏轨箱形梁,轨
道接缝应放在筋板上允差≤15mm;
e.两端最短一段轨道长度不小于1.5m,并在端部加挡铁。 14 桥架表面质量 不得有0.5m以上的凹凸痕迹焊疤、焊渣、飞溅物等。 15 焊缝外观 无裂纹、孔穴、固体夹杂未熔合、未焊透、咬边和形状缺陷等。 16 同一横梁下车轮在运行方向的同位差 两个轮时≤2mm,三个或三个以上时≤3mm 17 在同一平衡梁上的车轮同位差 ≤1mm 18 大车车轮垂直偏斜 L/400(L为测量长度) L ( ) 19 大车车轮水平偏斜 L/800(L为测量长度) L ( ) 20 由小车车轮量出的 轨距偏差 ±2mm 21 小车车轮的直线度 L/800(L为测量长度) L ( ) 22 装配后,主车轮与反滚轮的轮距偏差 在Kx方向为±3mm
在Ax方向为-3mm 23 小车车轮的
垂直偏斜度 L/400(L为测量长度) L ( ) 24 装配机构 用手转动其制动轮使最后一根轴 如车轮轴或卷筒)旋转一周时应转动灵活,不得有卡住等非正常现象。 25 大车车轮的
端面圆跳动 车轮直径L
250~500mm时,≤120um; 500~800mm时,≤150um; 800~900mm时, ≤ 200um; L ( ) 26 小车车轮的
端面圆跳动 车轮直径L≤250时,≤100um;
250~500mm时,≤120um。 L ( ) 27 制动轮径向圆跳动 制动轮直径L≤250时,≤100um;
250~500mm时, ≤120um; 500~800mm时, ≤ 150um。 主起升:
副起升:
大车运行:
小车运行: L ( )L ( )L ( )L ( )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检测结果 结论 备注 28 栏杆 高度整齐,
牢固 不低于1050mm 29 操
作
室 操纵室室内净高度 2m 30 电气设备安装 外观良好,件垂直,不得漏缺件,端子压接牢固线号明确 31 操纵室视野 开阔 32 安全电压 36V 33 底面辅设 绝缘橡胶板 34 油
漆 面漆 应均匀、细致、光亮、完整和色泽一致。不得有粗糙不平,漏漆、错漆、皱纹、针孔及严重流挂等。 35 漆膜厚度 75~105μm 36 漆膜硬度 用指甲在漆膜上时,不能留下印痕。 37 漆膜附着力 应符合GB9286中的一级质量要求,漆膜的划格试验。 38 主
起
升 电动机 型 号 减速机 型 号 出厂编号 出厂编号 供货厂家 供货厂家 制动器 型 号 出厂编号 供货厂家 39 副
起
升 电动机 型 号 减速机 型 号 出厂编号 出厂编号 供货厂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