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储能用连接器检测规范-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pdf
《高性能储能用连接器检测规范》(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由深圳市爱特姆科技有限公司提出,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归
口。本文件规定了高性能储能用连接器检测规范的检测条件、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判定、检测报告。
(二)起草单位情况
本标准起草单位包括:深圳市爱特姆科技有限公司等
(三)标准编制过程
(1)成立标准起草组,技术调研和资料收集
2024年11月,为保证制订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标准的质量和可用性,
由起草单位和相关技术专家共同组建了标准起草组,负责对高性能储能用
连接器检测规范标准编制进行确定。通过制订工作方案,标准起草组进一
步明确了目标要求、工作思路、人员分工和工作进度等。
标准起草组对相关指标和要求进行了调研,搜集了连接器相关的标准、
文献、成果案例等资料,着手标准制定。
(2)确定标准框架,形成标准草案
2
2024年11月—2025年2月,起草小组结合前期的调研和资料,多次
召开内部研讨会,形成标准大纲,并邀请了专家和相关企业对标准进行技
术指导,对《高性能储能用连接器检测规范》的标准编制工作重点、标准
制定依据和编制原则等形成了共识,同时完成标准草案稿的撰写。
二、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一)目的
1确保安全性与可靠性
储能连接器在高压、大电流、复杂环境(如高温、振动、腐蚀)下工
作,检测规范通过严格测试其绝缘性能、耐压能力、温升特性及机械强度,
防止因接触不良、短路或老化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
2统一质量标准
为不同厂商提供统一的技术门槛,避免因设计或材料差异导致性能参
差不齐,确保连接器在储能系统中的兼容性和长期稳定性。
3提升系统效率
通过规范接触电阻、载流能力等关键参数,减少能量传输损耗,优化
储能系统的整体能效和经济性。
4推动技术创新
检测标准倒逼企业突破技术瓶颈(如耐腐蚀涂层、轻量化设计),促
进高密度、长寿命连接器产品的研发。
3
(一)意义
1支撑新能源产业发展
储能是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并网的关键环节,规范的连接器检测保障了
储能电站的稳定运行,助力能源结构转型。
2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
通过早期检测筛选缺陷产品,减少运维中的故障停机与更换成本,延长
储能系统使用寿命(如避免因连接器失效导致的电池组连锁损坏)。
3增强国际竞争力
符合IEC、UL等国际标准的产品更容易进入海外市场,助力中国储能产
业链全球化布局(例如在欧美储能市场的准入认证中占据主动)。
4促进产业链协同
规范推动上下游(电芯、BMS、PCS厂商)技术接口统一,加速模块化储
能系统的规模化应用。
5响应双碳目标
高可靠连接器减少资源浪费和事故风险,符合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的
政策导向。
三、标准编制依据
本标准在编制的过程中遵循“先进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
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
4
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四、标准主要内容
本标准征求意见稿包括8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检测条件
5检测项目
6检测结果判定
7检测报告
五、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标准起草过程中无重大分歧。
六、贯彻标准的措施建议
标准只有通过实施才能起作用,如果不能实施,再好的标准也是“一
纸空文”,更无法体现它的作用。贯彻实施标准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有
良好的实施方法和检查监督机制。具体来说:(1)加大宣贯力度。利用报
纸、电视、电台及微信、微博等各种新媒体,大力宣传,为标准的实施营
造良好的社会氛围。(2)加强标准实施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