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章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与急救测试卷.docx

发布:2025-03-23约4.35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与急救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当幼儿发生烧烫伤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立即用酱油涂抹

B.立即用冷水冲洗伤处

C.立即用牙膏涂抹

D.立即挑破水泡

答案:B。用冷水冲洗伤处可以降低局部温度,减轻疼痛和烫伤程度。酱油和牙膏并没有治疗烧烫伤的作用,且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水泡不要随意挑破,以免引起感染。

2.幼儿误服有毒物质后,催吐的时间一般在服毒后()小时内进行。

A.1

B.2

C.3

D.4

答案:D。一般在服毒后46小时内催吐效果较好,通常取4小时作为参考时间。超过这个时间,毒物可能已进入肠道,催吐效果不佳。

3.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学前儿童常见的意外事故()

A.骨折

B.触电

C.手足口病

D.溺水

答案:C。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不属于意外事故;而骨折、触电、溺水都是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遭遇的意外情况。

4.幼儿鼻子出血时,应采取的正确姿势是()

A.头后仰

B.平躺

C.头略向前倾,用手指捏住鼻翼

D.侧卧

答案:C。头略向前倾,用手指捏住鼻翼可以压迫止血,防止血液流入喉咙引起呛咳。头后仰和平躺会使血液倒流,可能进入气管或胃部;侧卧对止血没有直接帮助。

5.发现幼儿触电时,首先应该()

A.用手拉开幼儿

B.立即切断电源

C.用湿木棒挑开电线

D.拨打120

答案:B。发现幼儿触电,首先要做的是立即切断电源,以避免电流继续对幼儿造成伤害。用手拉开幼儿会使施救者也触电;湿木棒是导体,用其挑开电线也会导致触电;拨打120是后续步骤。

6.幼儿发生气管异物堵塞时,若幼儿为1岁以下婴儿,应采用的急救方法是()

A.海姆立克急救法

B.背部拍击法和胸部冲击法

C.催吐法

D.倒立拍打

答案:B。对于1岁以下婴儿发生气管异物堵塞,采用背部拍击法和胸部冲击法;海姆立克急救法适用于1岁以上儿童和成人;催吐法可能会使异物进入更深部位;倒立拍打可能会对婴儿造成伤害。

7.以下哪种食物幼儿食用时容易发生气管异物堵塞()

A.苹果泥

B.米饭

C.果冻

D.鸡蛋羹

答案:C。果冻质地柔软且有弹性,幼儿食用时容易整块吸入气管,导致气管异物堵塞;苹果泥、米饭、鸡蛋羹相对较容易吞咽,不易造成堵塞。

8.幼儿发生扭伤后,在()小时内宜采用冷敷。

A.12

B.24

C.36

D.48

答案:B。幼儿扭伤后24小时内宜采用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减轻疼痛和肿胀。24小时后可考虑热敷。

9.预防幼儿溺水,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带幼儿游泳时,大人时刻陪同

B.让幼儿在无安全设施的水域游泳

C.教育幼儿不私自下水游泳

D.为幼儿配备合格的游泳圈等救生设备

答案:B。让幼儿在无安全设施的水域游泳非常危险,容易发生溺水事故;带幼儿游泳时大人时刻陪同、教育幼儿不私自下水游泳、为幼儿配备合格的救生设备都是预防溺水的正确做法。

10.幼儿被狗咬伤后,应立即()

A.包扎伤口

B.用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

C.涂抹消炎药膏

D.观察伤口情况

答案:B。幼儿被狗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1520分钟,以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不能立即包扎伤口,以免病毒在局部积聚;涂抹消炎药膏和观察伤口情况不是首要步骤。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安全性原则、教育性原则、依法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是要保障儿童安全;教育性原则是通过教育提高儿童自我保护意识;依法性原则是在预防和处理事故时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

2.烧烫伤的程度可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其中__________烧烫伤仅伤及表皮,__________烧烫伤伤及真皮层,__________烧烫伤伤及皮肤全层及皮下组织、肌肉、骨骼等。

答案:一度;二度;三度。一度烧烫伤症状较轻,表现为皮肤发红、疼痛;二度有水泡出现;三度最为严重,愈合时间长且可能留下疤痕。

3.幼儿鼻出血时,通常是__________侧鼻孔出血,应压迫__________侧鼻翼。

答案:哪;哪。即出血的是哪一侧鼻孔,就压迫哪一侧的鼻翼来止血。

4.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是通过突然增加__________压力,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将异物从气管内冲出。

答案:腹腔。利用手部冲击腹部,使腹腔内压力骤然升高,从而推动气流排出异物。

5.幼儿骨折后,在现场急救时应先__________,再进行固定和搬运。

答案:止血。如果有出血情况,先止血可以防止失血过多,然后再进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