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pdf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使学生理解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
子结构理论解释这些递变规律。
3.使学生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
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周期表。
4.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二、能力目标:
1.学习前人在理论、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规律的创造性思维
方法。
2.培养搜集资料和信息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过程:[提问]上节课学习了元素周期律,谁还记得元素周期律
是如何叙述的吗?
[过渡]对!这样的叙述虽然很概括,但太抽象。我们知道元素周期
律是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变化的规律。既然是规律,我
们只能去发现它,应用它,而不能违反它。但是,我们能否
找到一种表现形式,将元素周期律具体化呢?经过多年的探
索,人们找到了元素周期表这种好的表现形式。元素周期表
就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相互
联系的规律。它是人们的设计,所以可以这样设计,也可以
那样设计。历史上本来有“表”的雏形,经过漫长的过程,
现在有了比较成熟,得到大家公认的表的形式。根据不同的
用途可以设计不同的周期表,不同的周期表有不同的编排原
则。请大家展示自已编排的元素周期表。
展示《元素周期表》挂图,指出这只是其中的一种,国外不
一定用这种。
[讨论]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③将最外层电子相同(外围电子排布相似)的元素按电子层
的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
排成纵行。具在相同的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
的顺序排列的一个横行
称为一个周期。
[板书]第三节元素周期表
[讲述]根据元素周期律,每隔一定数目的原子,元素性质随原子序
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象排日历一样,将100多种
元素按原子序数的递增顺序排列成一个表,叫元素周期表。
[板书]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板书]1.周期
原则: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
列为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
学生观察《元素周期表》填下表:
包括元素种核外电子层
类别周期序数起止元素
数数
短1H~He21
周2
期3
长4
周5
期6
不完全周期7Fr~112
归纳:组成:7个周期:三长三短一未完
三长(第一、二、三周期);三短(第四、五、六周期);一未完(第
七周期)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每一周期都是以碱金属元素开始到卤素,最后以稀有气体元素
结束。
[介绍]第6周期中,57号元素到71号元素,共15种元素,它们原
子的电子层结构和性质十分相似,总称镧系元素。第7周期中,89
号元素到103号元素,共15种元素,它们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性质
也十分相似,总称锕系元素。为了使表的结构紧凑,将全体镧系元素
和锕系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