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人工智能的头颈动脉CTA在检测颈内动脉斑块中应用研究.pdf

发布:2025-03-02约6.45万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文摘要

基于人工智能的头颈动脉CTA在检测颈内动脉斑块中应用研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的头颈动脉CTA

检查对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atheroscleroticstenosis,ICAS)

斑块的诊断效能,及其与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resonancevesselwallimaging,HRMR-VWI)检测斑块特征分析

的一致性研究。

方法:(1)收集2021年12月~2023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

院就诊期间,接受头颈动脉CTA及HRMR-VWI检查的36例有颈内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2)由影像医师人工后处

理组(人工组)及AI后处理组(AI组)分别对入组患者头颈动脉CTA

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分别记录两组后处理时间及报告诊断时间。(3)

记录AI组患者头颈动脉CTA中颈内动脉C1~C6段斑块特征数据,影像

医师在HRMR-VWI(HRMR-VWI组)中测量同一患者颈内动脉C1~C6

段斑块特征数据,比较两组斑块数据特征。

结果:收集36例ICAS患者影像资料,共计74处病变斑块。(1)

后处理时间:与人工组相比,AI组后处理时间[14s(12s,14s)vs366s

(316.25s,425.5s),P<0.05]、诊断报告时间[(23.61min±5.69min)vs

(35.5min±6.38min),P<0.05]。(2)斑块狭窄程度:两组间对斑块检

出个数相同,AI组在双侧颈内动脉C1(P=0.569)、C2(P=1.000)、C3

(P=1.000)、C4(P=0.749)、C5(P=1.000)、C6(P=0.346)段狭窄

斑块检出无统计学差异;对血管狭窄程度轻度、中度及中重度有较高一致

性,AI组的AUC值及95%CI分别为[0.919(0.889-0.943),P<0.01]、

[0.801(0.760-0.837),P<0.01]、[0.822(0.782-0.856),P<0.01]。

(3)斑块分类:AI组、HRMR-VWI组与医师协商诊断颈内动脉钙化斑

块、混合斑块及非钙化斑块分类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I

组与HRMR-VWI组对斑块成分分类有较高一致性(Kappa=0.804,P<

0.05)。(4)斑块重构:AI组与HRMR-VWI组在血管壁重构评估中有

1

中文摘要

较高的一致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1)AI智能辅助头颈CTA较人工组明显缩短后处理及诊断

报告时间,有较高的诊断效能。(2)AI智能辅助系统在头颈动脉CTA

对粥样硬化斑块特征识别与影像医师在HRMR-VWI诊断斑块特征有较

高的一致性,可作为HRMR-VWI检查的替代方案,减少诊断环节。

关键词:人工智能,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深度学习

2

目录

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