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遗传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 东北师范大学.pdf

发布:2018-11-15约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遗传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71007)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高度的创新精神,德 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1.具有比较宽广的生物学基础,掌握现代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够 独立地进行科学研究,并在所研究的领域取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2.培养的博士生能够胜任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教学和科研工作以及政府机关、公司和社会 服务部们的工作。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1.组蛋白修饰在基因转录调控和细胞活动中的作用 2.肿瘤血管发生机制及新型血管抑制基因工程药物 3.植物 DNA甲基化变异与基因组进化、适应性和作物改良 三、修业年限 博士生培养实行弹性学制,最低修业年限为 3年, 最高修业年限不得超过 6 年。 四、培养方式 1.博士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成立博士生指导小组,充分发挥导 师群体智慧,加强博士生指导力量。具体实施办法详见《东北师范大学关于建立实施博士生指导 小组制度的规定》。 2.博士生入学后 2 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和领域,制定个人研究和学习计划, 由博士生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备案。 3.必修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科理论方法专题研究和学科前沿专题研究。前 2 门 在第一学年的秋季学期完成,后 1门在第一学年的春季学期完成。 4.博士生在入学后的第二学期做研究论文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要有博士生指导小组全体 成员参加,对开题报告的内容提出问题和指导性意见。博士生每个月要在课题组报告一次工作进 展,每学期向博士生指导小组报告一次工作进展。 5.博士生在学期间应至少参加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 1次,并提交自己撰写的学术论文; 在学期间在学院范围内至少做 2 次学术报告,导师应该创造条件让研究生参加国内外相关的各种 学术会议,扩大视野,提高水平。 6.实行博士生助教制度。鼓励无高校教学经验,且有志于从事高校教学工作的博士生在学 期间兼做助教。 五、课程学习 1.课程设置 遗传学专业博士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备注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60 3 秋季 必修课 遗传学理论与方法专题研究 60 3 秋季 生命科学研究进展专题 40 2 春季 第一外国语 40 2 第二外国语 40 2 春季 任选一门 选修课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课 40 2 10 说明:必修课中“遗传学理论与方法专题研究”主要讲授和讨论进行遗传学的一些新的技术 方法,科学理论与实践,高水平科技论文解读及论文写作等。“生命科学研究进展专题”主要介 绍本学科相关研究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 2.考核方式 必修课部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由学校统一授课并评定成绩。学科理论方法专题研究和 学科前沿专题研究由学生提交研究和工作报告,教师主要根据报告的水平评定成绩。专业课 75 分以上为成绩合格,选修课 60 分以上为合格。 3.学分要求 博士生课程学习须修得 10 学分,其中必修课不少于 8 学分,选修课 2 学分。 六、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须经过三次审查。审查程序严格按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