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食品化学-第四章-脂--质.ppt

发布:2018-10-31约6.08千字共7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节 油脂的质量评价 活性氧法(AOM) 史卡尔法 仪器分析法 酸价(AV)是指中和1g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国标规定,食用植物油的酸价不得超过5 ) 皂化价 二烯值 油炸油品质检查 当石油醚不溶物≥0.7%,发烟点低于170℃, 石油醚不溶物≥1.0%, 无论其发烟点是否改变, 均可认为油已经变质。 第五节 油脂加工中的化学 一、油脂的精炼 沉降 脱胶 脱酸 脱色 脱臭 对粗油进行精制,可提高油的品质,改善风味,延长油的货架期。 损失了一些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E和类胡萝卜素等。 二、油脂的改性 1.油脂的氢化 Ni,Pt,Cu 氢化的选择性 K值的大小,实际上与催化剂及反应条件有关 油脂氢化后 优点 稳定性↑ 颜色变浅 风味改变 便于运输和贮存 制造起酥油、人造奶油等。 缺点 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脂溶性维生素被破坏 双键的位移和反式异构体的产生 2.酯交换 分子内酯交换 分子间酯交换 二、油脂的改性 酯交换反应机理 S3:三饱和甘油酯 U3:三不饱和甘油酯 U U U +NaOCH3 U U ONa CH3 + U S S2ONa S S S U U U U ONa + + 随机酯交换 Tmp 改变油脂的结晶性和稠度 定向酯交换 Tmp 酶促酯交换 脂水解酶 有选择性的 无选择性的 适用于生产含饱和脂肪酸的液态油。 第四章小结 第一节 油脂的物理性质 第二节 油脂在加工和贮藏中的氧化反应 第三节 油脂在加工和贮藏中的其他化学变化 第四节 油脂的质量评价 第五节 油脂加工中的化学 第二节 油脂在加工和贮藏中的氧化反应 酸败:油脂在食品加工和贮藏期间,因空气中的 氧气、光照、微生物、酶等的作用,产生 令人不愉快的气味,苦涩味和一些有毒性 的化合物的现象。 第二节 油脂在加工和贮藏中的氧化反应 氧化 油脂 小分子物质 聚合物 分解 聚合 氢过氧化物 (ROOH) 自动氧化 光敏氧化 酶促氧化 一、氧化反应机理 (一)ROOH的形成途径 1.自动氧化 活化的含烯底物与基态氧发生的游离基反应 。 三个阶段: 链引发 链传递 链终止 1.自 动 氧 化 链引发 链传递 链终止 (诱导期) 光、热、金属 慢 快 基态氧 自动氧化 油酸酯: 自动氧化 亚油酸: 自动氧化 亚麻酸酯: 2.光敏氧化:是不饱和双键与单线态氧直接发生的氧化反应。 (一)ROOH的形成途径 O2的存在状态 3O2 激发 1O2 (三线态氧) (单线态氧) 基 态 激发态 能量低   能量高 稳 定 不稳定 光敏氧化过程 反式构型的ROOH 过渡态六元环 3O2 1O2 双键上的任一C原子 2?双键数 Sens 2.光敏氧化 亚油酸酯 : 例子 V光敏氧化?1500V自动氧化 3.酶促氧化 脂肪氧合酶(Lox): 专一性地作用于具有1,4-顺、顺-戊二烯结构的脂肪酸的中心亚甲基处 。 酮型酸败( β-氧化作用) 由脱氢酶、脱羧酶、水合酶等引起的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反应。 脂肪氧合酶 Lox 多不饱和脂肪酸 (1,4-顺、顺-戊二烯) 脱氢游离基 反式ROOH 异构化 中心亚甲基 酮型酸败 饱和脂肪酸 脱氢酶、脱羧酶、 水合酶 酮酸 甲基酮 α-和β-碳位之间 (二)ROOH的分解 烷氧游离基 羟基游离基 (三)ROOH聚合 氢过氧化物分解产生的小分子醛、酮、醇、酸等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即哈喇味,导致油脂酸败。 聚合反应 二聚体或多聚体 例 子 粘度加大 颜色加深 产生异味 二、影响油脂氧化速率的因素 1.脂肪酸及甘油酯的组成 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 顺式构型 反式构型 共轭双键 非共轭双键 游离脂肪酸 甘油酯 甘油酯中FA的无规分布使V氧化↓ 双键数∝V氧化 2.氧 1O2的V氧化?1500 3O2 的V氧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