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土木工程施工课件工程施工-第六章结构安装工程.ppt

发布:2025-03-29约9.21千字共7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3.1构件吊装工艺制作者:莫懿懿两点绑扎法条件——当柱较长,一点绑扎受弯承载力不足时,可用两点绑扎起吊;特点——绑扎点位置,应使下绑扎点距柱重心距离<上绑扎点至柱重心距离,柱吊起后即可自行回转为直立状态。柱的两点绑扎法6.3.1构件吊装工艺制作者:莫懿懿(3)柱的吊升方法——分为:旋转法和滑行法①旋转法柱脚宜靠近基础;三点共弧:柱的绑扎点、柱脚与柱基中心。旋转法吊装过程

(a)旋转过程;(b)平面布置起吊时,起重机的起重臂边升钩、边回转,柱顶随起重机的运动边升起、边回转,而柱脚的位置在柱的旋转过程中是不移动的。当柱由水平转为直立后,起重机将柱吊离地面,旋转至基础上方,将柱插入杯口。采用自行杆式起重机吊装时,宜采用此法。(动画)6.3.1构件吊装工艺制作者:莫懿懿②滑行法柱的绑扎点宜靠近基础;两点共弧:柱的绑扎点与柱基中心。起吊时,起重臂不动,仅起重钩上升,柱顶也随之上升,而柱脚则沿地面滑向基础,直至柱身转为直立状态。起重钩将柱提离地面,对准基础杯口中心,将柱脚插入杯口。滑行法吊装过程(a)旋转过程;(b)平面布置当采用独脚桅杆、人字桅杆吊装时,常采用此法。此外,对一些长而重的柱,为便于构件布置及吊升,也常采用此法。(动画)6.3.1构件吊装工艺双机抬掉——单机力不够时:制作者:莫懿懿滑行法:双机对立,同时起钩,用滑行道防震旋转法:双机位于柱的一侧,同时起钩。柱的对位和临时固定对位——柱和基础两者的吊装准线应基本对准;临时固定——用八只钢楔块敲紧即可。安装中心线柱子对位柱的对位与临时固定6.3.1构件吊装工艺制作者:莫懿懿(4)校正柱的校正包括平面位置、标高和垂直度的校正.???柱的垂直度检查要用两台经纬仪从柱的相邻两面观察柱的安装中心线是否垂直。垂直偏差的允许值:柱高H≤5m时为5mm;柱高H>5m时为10mm;当柱高H≥10m时为1/1000柱高,且不大于20mm。仪器——常用经纬仪或线锤;并采用千斤顶或撑杆纠偏。临时固定和校准6.3.1构件吊装工艺制作者:莫懿懿(5)最后固定方法——在柱脚与杯口的空隙中浇筑细石砼,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浇筑至楔块下端;当已浇筑的砼达到设计强度25%时,拔去楔块,将杯口灌满。材料——比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提高一级。柱的最后固定(a)第一次浇筑混凝土(b)第二次浇筑混凝土柱子最后固定6.3.1构件吊装工艺吊车梁的吊装制作者:莫懿懿2)吊车梁的吊装——待柱子与杯口第二次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75%设计强度等级之后,吊装吊车梁。①绑扎、吊升、对位与临时固定采用两点绑扎,绑扎点应对称设在梁两端,吊钩应对准梁的重心。吊车梁对位时应缓慢降钩,使吊车梁端与柱牛腿面的横轴线对准。在吊车梁安装过程中,应用经纬仪或线锤校正柱子的垂直度。②校正与最后固定——校正标高、平面位置和垂直度标高——在杯形基础杯底抄平时对牛腿面标高作测量和调整,并可在吊车梁面上抹一层砂浆找平层加以调整。6.3.1构件吊装工艺制作者:莫懿懿最后固定——电焊,并浇筑细石混凝土。平面位置——检查吊车梁纵轴线以及两列吊车梁之间跨距,偏差不得大于5mm。垂直度——可用靠尺、线垂球检查,加斜垫铁纠正。6.3.1构件吊装工艺制作者:莫懿懿3)屋架吊装——包括:扶直、排放、吊升、对位、临时固定、校正与最后固定。(1)扶直①起重机吊钩应对准屋架中心,吊索应左右对称,吊索与水平面夹角不小于45o。为使各吊索受力均匀,吊索可用滑轮串通。在屋架接近扶直时,吊钩应对准下弦中点,防止屋架摆动。②当屋架数榀在一起叠浇时,应在屋架两端搭设枕木垛,其高度与被扶直屋架的底面齐平。③叠浇的屋架之间若粘结严重时,应采用凿、撬棒、倒链等工具,进行消除粘结后再行扶直。6.3.1构件吊装工艺制作者:莫懿懿屋架的扶直(a)正向扶直(录像)(b)反向扶直(录像)(虚线表示屋架就位的位置)④如扶直屋架时采用的绑扎点或绑扎方法与设计规定不同,应按实际采用的绑扎方法验算屋架扶直应力。若承载力不足,在浇筑屋架时应补加钢筋或采取其他加强措施。(注:扶直时屋架受力状态与使用阶段不同。)6.3.1构件吊装工艺制作者:莫懿懿吊索与水平线的夹角不宜<45o,以免屋架承受过大的横向压力。屋架跨度≤18m时绑扎两点;当跨度>18m时需绑扎4点;当跨度>30m时,应考虑采用横吊梁,以减小绑扎高度。对三角组合屋架等刚性较差屋架,下弦不能承受压力,故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