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无人机的飞行控制与导航.pdf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无人机的飞行控制与导航
形形色色的无人机已经成为未来信息化、网络化战争基础性的作战装备,各国对
于无人机系统的发展也不遗余力。然而很多人对于无人机系统及其技术全貌却并
不一定有着清晰的了解。航空专家傅前哨将通过一系列文章,向你阐述无人机的
相关技术及最新发展。
Q无人驾驶飞行器系统都有些什么样的装备和设施?
A无人驾驶飞行器的使用需要一套专门的装置和设备。整个系统包括若干
架无人驾驶飞机(或其它航空器)、地面控制系统(如遥控站)、地面支援保障设备
以及起飞、回收装置等。例如,“猎人”军用无人机系统,共含8架可携带侦察设
备的无人机、两个地面控制站、1个任务规划站、4个分离式接收站、1个发射
回收装置等。无人驾驶的飞机、直升机、飞艇等主要由机体、动力装置、机载导
航定位系统、飞行控制系统、起飞和回收装置以及有效载荷(如侦察设备、电子
对抗设备、信息传输设备、机载武器等)组成。无人驾驶飞行器上没有乘员,因此
领航员、驾驶员的任务需要由导航定位系统、飞行控制系统、自动驾驶仪等设备
来完成。
Q无人驾驶飞行器的控制方法有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
A无人机的飞行控制方式较多,目前采用的主要有线控、有线电遥控、无线
电遥控,程控等几种。
所谓线控,就是用手持的钢丝线对动力无人机进行操纵,此法多用于竞技航
模。
有线电遥控是一种相对简单,且成本较低的操纵方式。地面站人员通过电缆
或光缆将各种控制信号传输给无人机,操纵其飞行和工作,而无人机则通过电缆
将侦测到的信息送回地面站。其缺点是受电缆长度,重量的限制,飞行器的航程和
升限都不大,活动区域和观察范围较小。
一些小型的,微型的无人侦察机也采用目视遥控的方式进行操纵。这类无人
机上大都安装有一部与手持式遥控器配套的小型多通道无线电接收机。机载接收
机收到由地面遥控发射机发来的操纵指令后,将控制信号分配给各舵机,由其完
成翼面,油门的控制,开启,关闭某些设备,完成对无人机的操纵。
超视距遥控的工作原理是,地面遥控站的人员通过目视、光学设备、雷达系
统等,实时获取无人机的姿态,方位,距离,速度、高度等信息,并对其进行跟踪,
定位和控制。当发现无人机偏离预定航线,空中姿态出现偏差或需要人为地改变
其飞行状况时,地面站发出无线电遥控指令,操纵无人机恢复或调整其飞行轨迹,
这种方式可称之为单向无线电遥控。某些无人机上装有机载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
或专用的前视摄像装置,可通过数传电台或数据链向地面无线电测控站发送无人
机自身的飞行数据等,并在地面站计算机上模拟显示出相关的仪表显示、飞机姿
态、飞行航迹等。如果通过电视图像传输系统向地面遥控站发送现场的前视图像
和座舱图像,地面站的人员还可根据无人机传回的图像和数据,监视、判断它的飞
行情况,并通过遥控装置操纵其飞行,这种遥控方式被称为双向无线电遥控。现代
无人机有许多机型都采用后一种遥控方式。而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研制的F-15
缩比自由飞模型和HiMAT无人驾驶研究机则采用了前一种遥控方式。
采用无线电遥控方式时,无人机的活动半径和飞行自由度主要受机载和地面
遥控设备的发射功率、无线电波的传输距离以及飞行器本身性能的限制。受地球
曲率、遥控设备发射功率等因素的影响,地面站的作用距离一般较短,往往只能用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于较近距离(250千米以内)的飞行控制。如果采用中继平台或卫星通信,也可进
行远距离甚至洲际范围(上万千米)的操控,但费用将大大增加,使用上也较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