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测试卷含答案【培优b卷】.docx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
1.烧杯中的冰融化成水,液面会(??)冰面。
A.高于??????B.低于??????C.不变
2.下面哪一组物体都会溶解于水?(??)
A.白糖、沙子、小苏打????B.二氧化碳、酒精、高锰酸钾????C.色拉油、洗洁精、醋
3.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食盐颗粒,使这些食盐颗粒完全溶解最可行的方法是(??)。
A.不断搅拌????B.往杯中加水????C.使杯中的水蒸发
4.下列可以用来点燃酒精灯的是(??)。
A.火柴????B.酒精灯
5.将大小相同的两杯子装等量的水,甲用塑料膜盖住杯口,乙不盖,一起放至通风向阳处2天后的现象是(??)。
A.??B.??C.
6.试管里的冰完全融化成水以后,它的体积会(??)。
A.变大?????B.变小?????C.不变
二.填空题(共6题,共30分)
1.水蒸气受冷后变成小水珠的过程叫(???)。
2.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雨过天晴,地面上的积水变干就是(???)现象。
3.食盐和沙混合在一起,我们利用(???),通过(???)和(???)的方法能将食盐与沙分离。
4.在面粉、沙子和食盐中,(???)可以溶解于水中。
5.100毫升水中大约能够溶解(???)克食盐。
6.水温在(???)或(???)以下,水就会(???),体积(???)。同样,当温度上升到(???)以上,冰就会融化成(???),体积(???)。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冰融化的过程中会吸收热量。(??)
2.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3.在给蒸发皿里的液体物质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
4.湿衣服被太阳晒一天就变干了,是因为衣服上的水被太阳吸收了。(??)
5.在一般情况下,水是白色的。(?)
6.水是动物和植物生命生长所需要的最重要的物质之一(??)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
1.连线魔方。
橡皮
铁粉????溶于水
白糖
碘盐???不溶于水
泥土
红糖
五.简答题(共4题,共22分)
1.说一说水有哪三种不同的状态以及水变成冰、水蒸气的方法。
2.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日常生活中什么办法让湿衣服快速变干?
4.为什么说食盐溶解于水的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六.综合题(共3题,共20分)
1.实验探究。
小刚同学向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入等量的水,并且标出水的高度。一个用塑料薄膜封好杯口,另不一个不封。把它们放到通风且向阳的位置,观察两个杯子中水量的变化。2天后,发现:不封的杯子里的水量变少了;而用塑料薄膜封好杯口的杯子,水量基本没有变化,只是塑料薄膜里面有一些水珠。怎样解释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海水晒盐。
我国古代沿海居民主要利用“查田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这一古老的方法沿用至今。
盐田一般分成两部分:蒸发池和结晶池。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水越来越少,就会逐渐出现白色颗粒一一粗盐,剩余的液体称为母液。人们可以从母液中提取很多化工原料,它也是很有价值的哦!
盐田法”制盐的主要过程是:海水——(??)——(??)——(??)和(??)。
A.粗盐????B.结晶池????C.母液????D.蒸发池
3.下表是某同学连续测量—杯热水的温度得到的数据:
1.根据推测,8分钟时的温度可能是(???)℃。
2.通过上表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水温的变化规律是(??)。
A.一直缓慢降低???B.先降低,后不变???C.先降得快,后降得慢
3.如果这位同学所在的实验室温度是25℃,两个小时后这杯水的温度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B
4.A
5.C
6.B
二.填空题
1.凝结
2.蒸发;蒸发
3.水;过滤;蒸发
4.食盐
5.36
6.0℃;0℃;结冰;变大;0℃;水;变小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简答题
1.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
把水的温度降到0℃以下就会结冰,把水的温度升高到100℃,就会变成水蒸气。
2.水:看得见、摸得着、重、有一定的体积
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轻、体积不固定
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有质量、占据空间
3.把衣服展开,放到太阳下,放到通风的地方等。
4.食盐溶解于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