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复习导学案4.doc

发布:2017-04-19约1.94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肇东市铁路学校 学案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四) 学案 知识点13:溶液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的组成:溶液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a.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气体或液体。 b.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_____是最常用的溶剂,酒精、汽油等物质也可以做溶剂(如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以水为溶剂的溶液称为水溶液,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指的就是水溶液。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我们习惯上把水看作溶剂。(注意:溶剂也可能是固体或气体) 3、溶液的特征: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混合物。所谓均一,是指溶液完全形成后,各处的组成都一样,各部分的性质都相同;所谓稳定,是指在条件不变时,溶质和溶剂不会分离。(注意: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透明的) 4、溶液的分类——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 ) ( )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 )( )( ) 注意:溶液还可以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而稀溶液也不一定就是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知识点14:溶解度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溶解度的理解必须抓住四个要点: a、在一定温度下; b、在100g溶剂里(如果不指明溶剂,则溶剂为水); c、达到饱和状态; d、溶解某物质的质量,即溶解溶质的克数。 (2)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3)溶解度曲线 (4)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2、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知识点15: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可用下式计算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 ———— ×100%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个比值,其比值一定小于1,与温度无关,但受溶解度的制约。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 项目 溶解度(S) 溶质的质量分数(a%) 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意义 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 饱和溶液里: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关系 溶液浓、稀程度的表示方法 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关系(与溶液饱和与否无关) 条件 一定温度、100g溶剂、饱和状态 与温度无关、溶剂量无限制,溶液不一定要饱和 单位 克(g) 是比值,单位为1 联系 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a%=×100%  知识点16:溶液的酸碱度 溶液的酸碱度就是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通常用pH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 0—14之间。 pH7时,溶液呈_________。 PH=7时,溶液呈_________。 11 pH7时,溶液呈_________。 知识点17: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 1、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特点:固液混合物,且不稳定,易分层。如:黄河水,豆奶,石灰浆。 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特点:乳浊液是不稳定混合物,易分层。如:色拉油滴入水中经振荡后而形成的水油混合物。 3、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特点:一种可长期稳定存在的分散体系。它不一定是无色,但一般透明。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4、乳化剂和乳化作用: 5、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常见溶于水时吸热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溶于水时放热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