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运行维护检修.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线路运行维护检修 一、输电线路发展概况: 截止2007年初,我们所辖有220KV线路41条,计848.78KM、110KV线路48条,计557.49KM、35KV线路11条,计84.49KM,35KV-220KV线路合计为1490.77KM。杆塔总数5859基。 二、对巡视人员的基本要求 1.热爱线路巡视工作,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身体健康,经医生鉴定无防碍工作的病症。 3.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有一定的电工基础知识和线路专业知识。 4.熟悉线路的运行情况,线路的地理位置和交叉跨越情况。 5.对线路上金具部件的规格、性能应熟悉了解并能正确操作。能正确分析判断线路运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提出预防事故的措施。 6.熟悉并会运用触电急救法和人工呼吸法进行救护。掌握一定的线路检修技能。 三、线路巡视应遵守的规定 1.根据《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要求,新担任巡线工作人员不得单独巡视线路,以免因经验不足而 不能发现设备缺陷或发生人身安全问题。 2.为保证巡视人员的安全,在偏僻山区及夜间巡视时必须由两人同时进行。暑天大雪天气巡线,也宜由两人进行。 3.单人巡线时,严禁登杆塔,以免因无人监护而造成触电及高空跌落。 4.夜间巡线应沿线路外侧进行大风天气巡线时应沿上风侧进行,以免万一触及断落的导线而造成触电。 5.故障巡视应始终认为线路带电,即使明知该线路停电,也应认为线路随时有恢复送电的可能。故障巡视应将所负责巡视线段全部巡视完毕。 6.发现导线断落地面或悬挂空中应设法防止行人靠近断线地点8米以内,同时应迅速向领导或调度汇报等候处理。 四、如何搞好线路安全运行和管理工作 搞好线路安全运行和管理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护线宣传,作好防外力破坏工作,加强技术资料管理和运行分析,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和科技含量,运用微机等现代化管理手段以提高供电可靠率,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一)线路巡视的种类 1.定期巡视: 2.故障巡视: 3.特殊巡视: 4.夜间、交叉和诊断性巡视: 5.监察性巡视: 6. 登杆塔检查。 (二)线路巡视的主要内容 1.沿线情况 2.道路与桥梁 3.杆塔与拉线 4.导线、避雷线(包括耦合地线、屏蔽线) 5.绝缘子、瓷横担 6.防雷设施 7.接地装置 8.附件及其它 (四)线路的巡视方法 输电线路巡视方法主要是“望、闻、问、切”。 “望”,即地面巡视人员利用望远镜观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闻”,即地面巡视人员用耳朵诊断设备有无异常情况;“问”,即地面巡视人员向义务护线员或线路周围群众了解设备情况;“切”,即通过登塔检查或用仪器进行电气部分及其他部分的测试检查。 S点巡线法 概述:架空电力线路的巡视,是搞好线路运行的主要工作之一。在多年的线路运行、验收工作中,总结了一套线路的巡视方法---S 点巡线法。运用这种方法,可查出许多不易发现的缺陷。 S点巡线法的原理 点、线、面原理 全方位、多角度原理 全光、有阴影光、全阴影光原理 被观察物的特定方向范围原理 五、线路设备资产分界点划分和管 理 线路设备资产分界点划分范围一般有以下三种 : 1.线路与发电厂,变电所或用户的专用变电所资产分界点 2.一条线路属两个或以上单位负责进行管理 3.跨省、市地区的送电线路资产管理划分 六、特殊区域划分管理 特殊区域主要划分为 1.重污区:发电厂、化工厂、水泥厂、冶炼厂或盐碱严重或风沙较重地区。 2.强风区:河口、山口、山谷等因地形原因易形成强风地带。3.溢洪冲刷区:山坡、河堤、坝、低洼地、水库下游,风期易受山洪、雨水冲刷区。 4.沉陷、滑坡区:山坡、大坝、煤矿、采挖等易塌陷区域。 5.雷击频繁区,雷暴日在30天以上地区,线路设备遭受雷击记录较多地区。 6.易受外力破坏区:在线路防护区走廊进行的大型施工工程,如高速路、铁路、输油输气管道、爆破、采石、市政施工、鱼塘等区域。 7.导线舞动易发区:山口、风口有舞动记录线段区域。 8.鸟害区:杆塔上鸟巢较多,曾造成因鸟害造成设备故障记录的区域。 9.大跨越区:跨河流、山谷、大档距的线段。 七、设备缺陷管理 设备缺陷按其严重程度分为一般缺陷、重大和缺陷和紧急缺陷: 1.一般缺陷,是指对近期安全运行影响不大的缺陷。可列入年、季度检修计划中消除。 2.重大缺陷,是指缺陷比较重大,但设备仍可短期继续安全运行的缺陷。应在短期内消除,消除前应加强监视。 3.紧急缺陷,是指严重程度已使设备不能继续安全运行,随时可能导致发生事故的缺陷。必须尽快消除或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临时处理。 八、设备的检修管理 (一)检修管理模式概况 初级阶段 ——事后检修:坏了再修、不坏不修、体能型、事故率高、设备状态差,设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