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内燃机用氢燃料编制说明.docx

发布:2024-12-18约7.38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团体标准

《内燃机用氢燃料》

(草案)

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项目组

2023年02月

2

目次

一、工作简况 3

二、团体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团体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5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分析 6

四、标准中涉及专利的情况 13

五、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等情况 13

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 13

七、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的协调性 13

八、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13

九、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13

十、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13

十一、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14

;

《内燃机用氢燃料》

(草案)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2022年1月5日,中国内燃机学会下发了《关于公开征集2022年中国内燃机学会团体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通知将碳达峰、碳中和相关领域的技术纳入了征集范围。2022年7月3日,《内燃机用氢燃料》团体标准通过了”2022年第二批团体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评审会”的评审,并于当月7日由“中内会字【2022】27号关于2022年第二批团

体标准立项的公告发布版”正式下达团体标准制订任务。

《内燃机用氢燃料》团体标准任务书编号:2022-26,由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北京氢燃料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天津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内燃机学会、东风商用车有限

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济柴动力有限公司等单位研究起草。

1.2背景意义

国家发布“3060”双碳计划后,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转型压力。得益于国家的电力清洁计划,电机在新环境下的优势将愈发

明显。而内燃机受制于传统化石燃料的特性,通过追求热效率的极限

4

来实现降碳的空间有限,因此,选择一种符合降碳大趋势的新燃料成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方法。

由于氢气的制备技术同样会受到电力清洁计划的降碳红利,因此,当前氢能源的发展已受到重点关注和推广,相关标准亦已陆续开始制订,可以说“氢能源是双碳背景下的一款优质能源”这一观点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而当前加氢站供应的氢气仍然以燃料电池的标准为主,其制备成本相对较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氢能源的发展,而

氢内燃机对氢气的要求则更低。

因此,考虑到氢内燃机的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有必要对内燃机用氢燃料的组分进行制订,突出内燃机用氢燃料相比氢燃料电池用氢燃料氢气纯度要求低的优势,以促进我国内燃机在双碳背景下的健康

发展。

1.3主要工作过程

任务下发后,通过与技术人员的沟通,结合前期研究结果,决定参考现有的ISO标准中对于内燃机用氢气的技术要求进行初次试验,

并根据研究结果于2023年02月形成了草案。具体的工作情况如下:

1)2022年7月,在“2022年第二批团体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评审会”上,本团体标准正式更名为《内燃机用氢燃料》,会上明确应将研究重点放在氢气的组份上,目的是凸显氢内燃机燃料相比氢燃

料电池用燃料在成本上的优势。

2)2022年8~9月,广汽研究院内部就试验方案进行了讨论,

5

因研究院仅可针对自身的混动氢内燃机展开研究,对于其他乘用车级别的氢内燃机、商用车及船舶上搭载的内燃机无法进行有效试验,故

仅对自身的氢内燃机进行了计划安排,并进行了摸底测试。

3)2022年10月~2022年12月,计划在草案编制前先举行一次碰头会,明确工作安排及试验方式。但与内燃机学会进行了多轮沟通

后,学会方建议应先拿出一份草案,以此为基础进行后续工作的展开。

4)2023年1~3月,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

院根据初次摸底的结果编制了初版标准草案,并通过了内部审核。

本标准的主要参与单位包括: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北京氢燃料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天津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内燃机学会、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济柴动

力有限公司。

二、团体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团体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2.1编制原则

1)规范性原则:在标准的起草过程中,严格按GB/T1.1—2020的要求规划标准内容。在条款表述上,准确按照GB/T1.1-2020的

规定表述。

2)科学性原则:本标准在编写过程中,考虑到试验的特殊性,

优先选择参考现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