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章 第2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教学目标】1.能结合地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判断寒暖流性质。
2.能运用洋流知识分析气候、渔场形成等相关问题
【知识梳理】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2.eq \a\vs4\al(按性质,分类)eq \b\lc\{\rc\ (\a\vs4\al\co1(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
[特别提示] 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同一纬度的海区,暖流水温高,寒流水温低;但在不同纬度的海区,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低纬的寒流水温可能比高纬的暖流水温高eq \o(。,\s\do4( ,))
3.影响因素:盛行风是主要的动力因素,其次还受地转偏向力、陆地形状等因素影响。
4.主要洋流及分布
对照世界洋流分布图???写出下列序号代表的洋流名称:
海域主要洋流名称共有洋流太
平
洋D日本暖流、E北太平洋暖流、F加利福尼亚寒流、G东澳大利亚暖流、H秘鲁寒流、I千岛寒流A北赤道暖流、B南赤道暖流、C西风漂流大
西
洋J墨西哥湾暖流、K北大西洋暖流、L拉布拉多寒流、M加那利寒流、N巴西暖流、P本格拉寒流印度洋Q厄加勒斯暖流、P西澳大利亚寒流5.分布规律
(1)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
(2)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只在北半球存在,呈逆时针方向。
(3)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自西向东。
(4)北印度洋上的季风洋流,冬季呈逆时针流动,夏季呈顺时针流动。
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的分布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密切相关,对其分布可总结为以下四个规律:
名称分布模式规律以副热带
为中心的
大洋环流
(反气旋
型)热带、副
热带海区
(南北纬
5°~45°
之间)北半球为顺时针,东侧寒流,西侧暖流南半球为逆时针,东侧寒流,西侧暖流以副极地
为中心的
大洋环流
(气旋型)北半球中
高纬度海
区(北纬
45°~70°
之间) 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南半球无,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西风漂流南纬40°
以南方向自西向东,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
eq \x(1) 思考填空:北印度洋海区冬、夏环流系统的区别
在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受季风影响,洋流流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1)冬季,盛行东北风,季风洋流向西流,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见下图甲)。
(2)夏季,盛行西南风,季风洋流向东流,此时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消失,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与冬季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见下图乙)。
(
1)判断南北半球:根据图示方向(一般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越往北水温越低的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如图,甲为北半球,乙为南半球。
(2)判断洋流流向:等温线弯曲方向即为洋流流向。如等温线向北弯曲,则洋流就在等温线弯曲处向北流。
(3)判断寒流、暖流:洋流由温度高的海区流向温度低的海区为暖流,如甲图;洋流由温度低的海区流向温度高的海区为寒流,如乙图。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全球大洋环流的意义: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维持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
2.对大陆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3.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有显著影响
(1)寒暖流交汇:纽芬兰渔场、日本的北海道渔场。
(2)上升流:秘鲁渔场。
4.对海洋航行影响
(1)顺流可节省燃料,加快速度。
(2)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3)洋流从两极带来的冰山对航行不利。
5.对近海污染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特别提示] 寒流经过的地区,因为海水温度较低,空气稳定,不易形成上升气流,故不易出现降水,往往形成荒漠景观,但此类地区经常会出现雾天eq \o(。,\s\do4( ,))
洋流作为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形式之一,对全球的地理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总结如下:
环境
类型影响举例气候高低纬间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分布(影响全球)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洋流性质: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影响局部地区)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沿岸荒漠环境海洋
生物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大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面→著名渔场秘鲁渔场海洋
污染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油船泄漏、陆地近海污染海洋
航行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