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常规实验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23
水泥常规实验报告
篇一:同济大学土材水泥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四 水泥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实验
实验日期: 实验人员: 1、实验目的
了解通用水泥常规性能的实验方法。 2实验要求
根据国家标准的要求,通过实验并评定普通水泥(强度等级42.5)试样的凝结时间(演示)、安定性和强度等级;并对所实验的水泥试样质量进行综合评定。 3、主要仪器设备
1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安定性
①GJ-160-2双转双速水泥净浆搅拌机 ②标准维卡仪
③量水器(最小刻度0.1ml,精度1%)
④JA12002型电子天平,最大称量不小于1000g,感量0.01g; ⑤湿气养护箱,控制温度为20℃±l℃,相对湿度不低于90% ⑥RAF-A型雷氏法水泥安定性试验用沸煮箱 2胶砂强度
①养护箱和养护池
试体带模养护的养护箱或雾室温度保持在(20±1)℃ ,相对湿度不低于90%。 试体养护池水温度应在(20±1)℃范围内。 ②JJ-5型水泥胶砂搅拌机 ③试模
试模由三个水平的模槽组成,可同时成型三条截面为40mm ×40mm,长160mm的棱形试体。
④NT2000型水泥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 ⑤下料漏斗、试模、搪瓷盘、刮平刀等 ⑥抗折、抗压试验机、抗压夹具等 4实验环境的温、湿度
温度:21℃湿度:69% 5、实验方法及步骤 1,标准稠度用水量
①实验方法采用标准GB/T 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中有关“不变水量方法”进行;
②实验步骤
A、试验前应检查仪器金属棒能否自由滑动,调整至试锥接触锥模顶面时指针对准零点,搅拌机运转正常等。
B、水泥净浆的拌制
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湿布擦过,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内,然后在5s~10s内小心将称好的500 g水泥加入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溅出;拌和时,先将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然后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120s停机。
C、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
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锥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后迅速放到试锥下面固定的位置上,将试锥降至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让试锥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到试锥停止沉入或释放试锥30s时记录试锥下沉深度S(mm),升起试锥后,立即
擦净。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 min内完成。
实验数据:下沉深度为30.5mm
实验分析:下沉深度在26.5~ 30.5,此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用水量为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2,胶砂强度
①实验方法采用标准GB/T 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进行;
②实验步骤
A、将试模擦净,接触面上涂黄油,紧密装配,防漏浆
B、水泥与标准砂的质量比为1:3,水灰比为0.5。每成型3条试件需要称量水泥450g、标准砂1350g、水225ml
C、搅拌时先将水加入锅具,再加入水泥,固定锅具,开机搅拌,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的将砂子加入。把机器转至高速再拌和30s。停拌90s,在第一个15s内用一胶皮刮具将叶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再高速搅拌60s。注意各阶段时间误差应在1s内。
D、固定试模和模具于振动台上,将搅拌锅里胶砂分两层装入试模,装第一层时,每个槽里约放300g胶砂,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槽来回一次将料层播平,接着振实60次。再装人第二层胶砂,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实60次。
E、移走模套,从振实台上取下试模,放在平台上,用一金属直尺接近垂直的角度架在试模模顶的一端,然后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割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一次将超过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以近乎水平的情况下将试体表面抹平。
F、将试件编号、养护。
G、到试验龄期时进行抗折、抗压强度试验
每龄期取出3个试件,先做抗折强度实验,实验前须擦去试件表面水分和砂粒,清除夹具上圆柱表面粘着的杂物,试件放入抗折夹具内,应使试件侧面与圆柱接触。
调节抗折试验机的零点与平衡,开动电机以50 N/S±10N/S速度加荷,直至试件折断,记录破坏荷载Ff(N)。
抗折试验后的6个断块,应立即进行抗压试验,抗压强度测定须用抗压夹具进行,试体受压断面为40mm×40mm,试验前应清除试体受压面与加压板间的砂粒或杂物;试验时,以试体的侧面作为受压面,并使夹具对准压力机压板中心。
开动试验机,控制压力机加荷速度为2400N/S±200N/S,均匀地加荷至破坏。记录破坏荷载Fc(N)。 实验数据:
抗折破坏荷载:
6.4胶砂强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