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纪念南京大屠杀83周年作文.doc

发布:2020-11-20约4.01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纪念南京大屠杀83周年作文    纪念南京大杀83周年作文(一) 同学们,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世代都无法忘记那一天,1937年12月13日,这是历屈辱的一天,这是让我们中国人心痛的日子,这一天就是南京大屠杀那一天!在那一天,日军攻占南京后,在长达六周的时间内,大肆屠杀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遇难者达30万人……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到底有多少南京同胞惨遭日寇杀害,恐怕谁也无法精确地估计。   这么多年过去了,国耻就如一座大山一样压在我们的头上,压得几亿人民透不过气来,然而,时至今日,日本人还没有向中国说声对不起。也在我们这些少年人心灵里灌注了铅一样沉重的忧愁和哀伤,中国,我们古老的中国,生我养我的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是却遭到欺凌宰割,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挣断身上的屈辱锁链,铁骨铮铮地站起来啊!   以前,我们中国被许多帝国主义者践踏蹂躏,我们的人民失去自由和生活的权利,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耻辱,这些耻辱是我们祖国的伤痛,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悲哀。有人会说,它已经过去,就让它过去好了,干吗还要“勿忘”呢?这是因为,忘记“耻辱”虽然可以减少伤感,但是记住“耻辱”就是记住祖国的历史创伤,能激起更强烈的民族精神,让我们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记住中华民族的祖先为祖国所做出的牺牲,更能增强自己对祖国的责任感。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的教训,才能保证世间不再有战争和屠杀。   我们祖国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我们祖国也是一个尊重历史、牢记历史的民族。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一味地宣泄仇恨,而是希望我们的国家、民族和每一位中国人,包括海外的炎黄子孙,要有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为了反攻倒算,是为了避免“南京大屠杀”式的悲剧不再重演。是为了正告那些已经、正在或者妄图对中华民族施加罪孽、图谋不轨的国家和民族:团结、坚强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我们自信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们都有一个家,这个家没有任何人可以胆敢再次侵犯,这个家的名字就叫――中国!   最后,让我们高呼: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纪念南京大杀83周年作文(二)时间在1949年10月1日所凝聚,东方的巨人站了起来!中国,这是一个多么神圣与亲切的名字。她是昂然傲立在东方的雄鸡。她不但历史悠久,还有雄伟壮观的锦绣山河。她用辽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哺育过多少中国人!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心中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我们都是华夏儿女,自三皇五帝以来便有了我们的文明。正因为祖国兼有了夏之仁德,商之繁荣,周之富有和秦之博大,我们才能在校园里学习,和平年代里生活。试想如果祖国不昌盛,我们能在这优越的条件下生活吗?当侵略者手举着枪支,迈着罪恶的步伐践踏祖国时,当残暴的日本军官挥舞着屠刀在南京向一个又一个无辜的中国人砍去时,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莫大的耻辱。这些铁的事实证明了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   圆明园被烧焦的废墟上,我看祖国是一滩血;在邓世昌勇猛的“致远舰”上,我看祖国是一团火。但我的祖国没有沉没,她像被激怒的东方雄狮奋勇抗击,为了我们神圣的土地死不足惜。   在《满江红》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史记》中记载霍去病的一句话:“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等豪言壮语又使多少中国人奋发图强。从古至今曾有多少爱国人物用鲜血抒写了一曲又一曲的爱国之歌。   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在_升起,相信每个中国人心中都会涌起一种自豪,骄傲,神圣的感情。因为这红旗是由世世代代仁人志士的鲜血染成的旗帜。祖国光荣,则人民光荣;祖国耻辱,则我们耻辱!“东亚病夫”的帽子已被我们甩在了地上。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从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到第一次太空行走……这不也正是中国技术人员捍卫祖国尊严的一种体现吗?   但是我们决不能忘记过去,忘记国耻。在祖国繁荣之际,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能理直气壮地,骄傲地,自豪地对着世界呼喊:“我是中国人!”   纪念南京大杀83周年作文(三)翻开日历,异常普通的12月13日,这一天却应该是每个中国人不该忘记的历史,这一天是血的事实,这一天,300000的中国人在机枪的扫射下,在刺刀的刀口下,倒在血泊之中。空气中满是弥漫着炮火味和血腥味,废墟上沾满了碎肉片和血迹。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只有一个共有的名字:日本鬼子。   这件惨绝人寰的事至今已过去83年,早已成为历史,但这段历史不该被人遗忘,更不该被敢做却不敢承担的人所篡改,历史不容有一点污垢,不容本身便双手沾满善良人血液的肮脏之人所篡改。   这一天,日本鬼子们对手无寸铁的中国进行了长达6周之久惨不忍睹的大屠杀。“鬼子”,呵,应该用屠夫,用禽兽来称呼吧。这些禽兽用铅丝将难民及其俘虏捆绑,驱至下关草鞋峡,先用机枪扫射,复用刺刀乱戳,最后浇以煤油,纵火焚烧,残余骸骨投入长江。令人发指者,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在紫金山下进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