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维生素B6~B122教学内容.ppt

发布:2020-07-12约1.88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维生素B6、B7、B11、B12 1、结构与性质 2、与辅酶的关系 3、缺乏时所引起的后果 维生素B6 (吡哆素)性质 1、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三种化合物 2、(1)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和酒精 (2)在酸液中稳定在碱中易被破坏,也易为光所破坏,在空气中稳定。 (3)动物组织中吡哆醇可转化为吡哆醛、吡哆胺。而他们各自又能磷酸化为各自的磷酸化合物。 (4)吡哆醛磷酸、吡哆胺磷酸(活性较高)存在于组织中,参与转氨作用 (5)吡哆醇耐热,吡哆醛、吡哆胺不耐高温。 (6)三种化合物与FeCl3作用呈红色,与对氨基苯磺酸作用产生橘红色产物 (7)与2,6-二氯醌氯亚胺作用产生蓝色物质 *这些显色反应都可作为维生素B6定性和定量检验 缺乏所引起的后果 小剂量无任何不良副作用,大剂量会引起痉挛。长期缺乏维生素B6会导致皮肤、中枢神经和造血机构的损害,例如人体严重缺乏维生素B6抑郁、精神紊乱、血色素降低,白细胞类型反常,皮脂溢出舌炎、口炎和鼻炎等。 婴儿缺乏可能引起易惊、腹胀、呕吐、腹泻和抽搐等,但不常见。 白鼠缺乏可发生皮炎、爪、耳棘皮。 维生素B7的性质 来源 维生素分布于动植物组织中,一部分游离存在,大部分同蛋白质结合,卵清的抗生 素蛋白就是与生物素结合的。许多生物都能自身合成生物素,牛羊的合成力最强,人体肠道中的细菌也能合成部分生物素。 性质 维生素又称生物素,是水溶性维生素。它是合成维生素C的必要物质,是脂肪和蛋白质正常代谢不可或缺的物质。是一种维持人体自然生长和正常人体机能所必需的水溶性维生素。 生物素为细长针状晶体,在232~233摄氏度时溶解并开始分解;耐热、耐酸、碱,微溶于水,其钠盐溶于水 维护皮肤和毛发的正常运作和生长,减轻湿疹,皮肤炎症;预防白发及脱发,缓解肌肉疼痛;对忧郁、失眠有一定的助益。 参与维生素B12、叶酸、泛酸的代谢;促进尿素的合成与排泄;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 缺乏导致的后果 大白鼠严重缺乏生物素时,例如以大量粗蛋白为饲料,蛋白质中的抗生物素蛋白与生物素结合,使生物素不能发挥其作用,则发生后脚瘫痪,广泛的皮肤病,脱毛和神经过敏等症状;鸡鸭缺乏维生素也发生皮炎和脱毛。 人类缺乏生物素可能导致皮炎、肌肉疼痛、过敏、怠倦、厌食、轻度贫血和心电图改变等。 维生素B11(叶酸 )的性质 来源 叶酸分布较广,绿叶、肝肾、菜花、酵母中含量较多,其次为牛肉、麦粒。 性质 叶酸为鲜黄色物质,微溶于水,在水中易被光破坏。 叶酸的衍生物四氢叶酸以辅酶形式为一氧化碳的载体,对甲基的转移和叶酸基及甲醛的利用都有重要作用。 叶酸为许多生物及微生物生长所必需,这显然由于四氢叶酸能促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缺乏的影响 由于叶酸间接与核酸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关,缺乏是可引起多种疾病: 鸡缺乏叶酸时患贫血和抗病力下降,鼠毛缺少色素,猴患巨红细胞贫血、白血病、腹泻、水肿和口腔损害等症状 人患恶性贫血、舌炎和胃肠疾患等。 叶酸在体内可转化为其他物质,约2/3与其他物质结合,从尿排泄的甚少,对人无毒。临床上叶酸只适用于恶性贫血,对缺铁所引起的贫血无效。 维生素B12的性质 来源 肝脏是维生素B12最好来源其次为奶、肉、蛋、鱼等。植物不含维生素B12。 性质 维生素B12为深红色晶体,熔点甚高(320摄氏度时不熔),溶于水、乙醇和丙酮,不溶于氯仿,维生素B12晶体及水溶液都相当稳定。但酸碱、日光、氧化和还原都可以使之破坏,有光活性。 维生素B12对维持正常生长和营养、上皮组织细胞的正常新生、神经系统髓磷脂的正常和红细胞的产生等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机体中凡有核蛋白合成的地方都需要维生素B12的参与。 缺乏的影响 儿童及幼龄动物发育不良,如给以少量维生素B12,即显著进步。 消化管上皮组织细胞失常,妨碍维生素B12的吸收 造血器官功能失常,不能正常产生红细胞,导致恶性贫血。 鞘磷脂的生物合成减少,引起神经系统的损害,表现症状为手足麻木、刺痛、位体不易维持平衡、肌肉动作不协调、忧郁易怒、思想迟缓和健忘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