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安全管理制度【参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机电安全管理制度
一、机电基础管理: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机电设备档案、制订检修计划,努力完成各种设备指标。
二、机电综合管理:
1.加强职工的技术培训,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设备润滑及油脂管理。
2.油脂管理、进口设备润滑、进口油管理按矿机电科文件执行。
三、机电安全管理:
1.加强现场机电设备的管理、及时发现和消灭机电安全隐患、降低事故率、提高开机率
2.设备运转时由各包机人员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问题或故障及时处理或者汇报各级领导和调度中心。
四、安全管理:
1.进入厂房必须佩带安全帽,严禁酒后上岗作业,车间内禁止吸烟
2.不脱岗、不睡岗、不穿拖鞋和高跟鞋上岗
3.坚决杜绝“三违”(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4.认真执行“三不伤害”原则(自己不伤害自己、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所伤害)
5.各类孔洞、楼梯、楼板、平台、走桥、过道等加设安全防护设施。
6.受力支撑架、臂、梁等严禁出现开焊、开裂、变形、移位、缺失等现象
7.作业环境照明足够,照明设施发生损坏及时检修,杜绝带电检修。
8.各运转部位的传动、转动部分应加安全防护网罩。
9.电气设备、安全指示仪表、仪器和安全保护、设备保护动作灵敏、可靠。
10.所有设备做到“五不漏”。
11.在楼梯间禁止拖拉重物。
12.无条件听从调度中心指挥,必须在接到通知15分钟内赶到现场。
13.各种检查、检修设备,设备注油、换油,记录齐全、完整,不多加、少加、漏加、错加。
14.电焊工严禁单线操作,进行气割(焊)作业时,氧气瓶、乙炔瓶相距5m以上,距作业点10m以上
15.设备检修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检修后,要符合设备完好标准及使用性能,杜绝破坏性检修。
16.设备完好牌、责任牌齐全,备用、待修、报废设备妥善保管、摆放整齐。
17.起重作业要有专人指挥、设立警戒、统一指挥,起重物下禁止人员经过和停留。
18.高空作业时,必须佩带安全带,并做到高挂低用,拴在坚固结实的构件上。不能拴在有尖锐棱角的物体上,以防割断。
19.在各种煤泥池上进行检修作业,必须提前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并向所有参加检修工作的人员详细讲解,在检修工作中认真遵照执行。
20.检修结束后,及时清理工作现场卫生,不得有杂物或与生产无关的其他物品。
21.调度项目、厂领导交办任务及时完成,不推委扯皮。
五、检查:
队组长每班检查一次,厂每月组织检查三次。
停送电制度
1、作业人员在检查、检修前,先到集控室由集控员进行规范的登记,填写停送电工作票,明确检查、检修设备、停电时间、停电人姓名及相关的影响范围。
2、如一台设备有多人作业,应办理多张停送电票及悬挂多张停电牌,作好记录。并在登记表“备注”栏内注明几人停电,严禁预约停送电。
3、电工拉闸、断电、上锁、挂牌后,通知集控员验电,确认该设备是否停电。
4、作业人员在开工前,严格执行“拉闸断电,现场验电”的规定。应把现场的可视开关、急停按钮放置到断开的位置,并接到集控员通知确定停电后方可工作。
5、作业人员检查、检修设备完成后清理现场,检查、确认无安全隐患后,将急停按钮、可视可锁开关复位,并由申请停电人到电工值班室在“送电申请人”栏内签字后方可办理送电手续。
6、值班电工登记送电时间,并校验本工作票上所登记的设备有无多人工作。如有多人工作应在“备注”栏内注明。确认最后一张本设备的工作票办理完毕后方可送电,并由值班电工签字后送集控室作好原始记录并保存。
7、送电后,作业人员、岗位工、集控室操作员及相关人员相互密切联系,确认不影响所有设备、设施和人员安全后,方可进行试车。
8、在正常起车或单机试车前,必须先预警。第一次预警后,延时3分钟,让工作人员撤离设备;第二次预警后,延时1分钟,让工作人员产生起车或单机试车意识;第三次预警后,进行起车或单机试车。
9、全厂员工必严格遵守“谁联系停电,谁联系送电,谁在现场统一指挥”的原则,从严要求,细化管理。务必提高全体员工安全意识,确保将安全生产做到万无一失。
设备巡检制度
一、车间必须加强对所有设备进行日常巡回检查,责任落实到人。各车间所属各岗位司机要定时对本岗位设备进行动态、静态检查,保证设备在正常工况下运行,严禁带病运行。
二、动态检查内容:设备运转时,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倾听设备运转声音是否正常,查看设备有无卡阻、冲击、振动等异常情况,安全设施是否完好。静态检查内容:停车时,确认闭锁按钮有效,然后司机在对设备进行静态检查,检查各设备油位是否正常,溜槽是否畅通,各部位螺丝是否齐全、完整、紧固,设备各部位是否正常,各种保护是否齐全可靠。
三、各车间必须对所属变配电室及其它电气设备进行巡检,检查主电源三相电压是否正常,运转设备的电流是否正常,运转设备有无异响,检查设备保护元件工作是否正常,设备所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