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网技术--知识点归纳 .pdf
接入网技术--知识点归纳--第1页
《接入网技术》知识点归纳
第1章接入网概述
1、掌握接入网的定义:按照ITU-TG.902的定义,接入网(AN)是由业务节点接口
(SNI)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诸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
所组成的,它是一个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
2、掌握接入网的定界:P2图1-2
接入网所覆盖的范围可由三个接口来定界:SNI、UNI与管理的Q3接口。
业务节点(SN)是提供业务的实体,可提供规定业务的业务节点有本地交换机、租用
线业务节点或特定配置的点播电视和广播电视业务节点等。
业务节点接口(SNI)是接入网和业务节点之间的接口。如果AN-SNI侧和SN-SNI侧
不在同一地方,可以通过透明传送通道实现远端连接。通常,AN需要支持大量的SN接入
类型,主要有三种:仅支持一种专用接入类型;可支持多种接入类型但所有接入类型支持
相同的接入承载能力;可支持多种接入类型且每种接入类型支持不同的承载能力。
用户网络接口(UNI)是用户和网络之间的接口。在单个UNI的情况下,ITU-T所规定
的UNI应该用于AN中,以便支持目前所提供的接入类型和业务。
接入网与用户间的UNI接口能够支持目前网络所能提供的各种接入类型和业务,但接
入网的发展不应限制在现有的业务和接入类型。
3、掌握通用协议参考模型:P3图1-3
G.803的分层将网络划分为:电路层(CL)、传输通道层(TP)、传输介质层(TM),
其中TM又可分为段层和物理介质层。
电路层(CL):面向公用交换业务的,按照提供业务的不同可以区分不同的电路层。它可
以是承载交换业务的交换机和提供租用线业务的交叉连接设备。
传输通道层(TP):为电路层节点(如交换机)提供透明的通道。通道的建立由交叉连接
设备负责。
传输介质层(TM):面向跨越线路系统的点到点的传输诸如光缆。
三层之间相互独立,相邻层之间符合客户/服务者关系。
4、了解接入网的重要特征:
根据接入网框架结构和体制要求,接入网的重要特征可归纳为如下四点:
(1)接入网对于所接入的业务提供承载能力,实现业务的透明传送。
(2)接入网对用户信令是透明的,除了一些用户信令格式转换外,信令和业务处理的功能
依然在业务节点中。
(3)接入网的引入不应限制现有的各种接入类型和业务,接入网应通过有限个标准化的接
口与业务节点相连。
(4)接入网有独立于业务节点的网络管理系统(简称网管系统),该网管系统通过标准化
接口连接电信管理网(TMN)。TMN实施对接入网的操作、维护和管理。
5、了解接入网的拓扑结构
网络的拓扑结构分为:物理配置结构和逻辑配置结构。
物理配置结构:指实际网络节点和传输链路的布局,反映网络物理上的连接性。
逻辑配置结构:指各种信号通道,诸如光波长、时间和频率等在光纤中使用方式,反映了
逻辑上的连接性。
(1)星型结构:当涉及通信的所有点中有一个特殊点(即枢纽点)与其他所有点直接相连,
而其余点之间不能直接相连时,就构成了星型结构,又称单星型或大星型结构。
1
接入网技术--知识点归纳--第1页
接入网技术--知识点归纳--第2页
(2)双星型结构:将传统电缆接入网的交接箱换成远端节点或远端设备(RN/RT),将馈
线电缆改用光缆后即成为双星型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