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网技术》知识点总结..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谁提出接入网的概念
公用电信网长途网接入网中继网
接入网的定义接入网
3个接口界定网络侧
业务节点接口
参考模型T建议
模型体现接入网的重要特性
接入网主要功能用户端功能业务端功能
用户端功能
业务端功能
核心功能
传送功能
AN系统管理功能AN-SMF的主要作用是协调AN内UPF、SPF、CF和TF的指配,以及操作和维护;也负责协调用户终端和业务节点的操作功能。
拓扑结构物理配置结构
接入网分类有线接入网/无线接入网有线接入网铜线接入网/光纤接入网无线接入网固定无线接入网
铜线接入网光纤接入网混合接入网无线接入网
接入网系统组成
光纤接入网光线路终端
无线接入网移动台
接入网提供的综合接入业务即在同一个网络中同时实现语音数据和图像/4线音频专线接口
第二章HDSL的基本构成:交换机—G。703接口—HSDL收发信号机==铜线对==HDSL收发信号机—G。703接口—用户终端
HDSL关键技术:
1、HDSL帧结构:
(1)映射的含义:将E1线路上的2Mbps信号分成若干速率较低的信号,每路信号用一对铜双绞线传输,这一过程称为映射。
(2)线路编码:
1、HDB3码
其编码规则是:当二进制信码中连“0”个数不超过 3个时,其编码规则与AMI码的编码规则相同;当二进制信码中连“0”个数超过3个时,每遇到4个连“0”,则用一个取代节(“000V”或“B00V”)予以替代。
2、2B1Q码
四进制码组表示二进制码组,4个电平 -2 -1 +1 +2与二进制的关系,00→-2 01→-1
10→+1 11→+2 2B1Q码的码元周期是比特周期的两倍,速率是比特的一半。特点
I 实现电路简单,使用经验成熟。
II 旁瓣较多,会引起码间干扰。
III 低频成分较多,已造成群时延失真,引起码间干扰。
3、CAP码
CAP码是一种有冗余的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码。与2B1Q码相比
I 带宽减少了一半,传输效率提高了一倍。
II 没有旁瓣干扰,减少了码间干扰。
III 通带低端3dB点在20KHz一下,受低频能量丰富的脉冲噪声级高频的近端串音等的干扰程度较小,群时延失真引起的码间干扰也较小。
IV 通带高端的信号功率为零,近端串音也较小。
V 原理简单,易于实现,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4、回波抵消
实现在一对双绞线上进行ISDNBRA双工传输。
码间干扰与均衡
码间干扰的含义
由于用户线路的传输带宽限制和传输特性的不理想,会使接收信号发生波形失真。从发送端发出的一个脉冲,到达接收端时,其波形常常被扩散为几个脉冲周期的宽度,从而干扰到相邻的码元,形成所谓码间干扰。
均衡器的含义
均衡器能够对线路的衰减频率失真和时延频率失真予以校正,也就是说,将线路的非平直衰减频率特性和非平直时延频率特性分别校正为平直的,从而消除所产生的码间干扰。
2、HSDL2
设计目标:
①一对线上实现两线对HDSL的传输速率;
②获得与两线对HDSL相等的传输距离;
③对环路损坏(衰减、桥接头、串音等)的容忍能力不能低于HDSL;
④对现有业务造成的损害不能超过两线对HDSL;
⑤能够在实际环路上可靠地运行;
⑥价格要比传统HDSL低
线路编码
HDSL2采用了先进的频谱形成和编码技术,获得了接近信道理论极限的良好性能。
1、FDM:上行流和下行流信号使用不同的频段。
2、回波抵消:上行流和下行流信号共享同一频段。
3、ADSL技术特点
ADSL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不对称”,即:
将大部分带宽用来传输下行信号(即用户从网络下载信息);而只使用一小部分带宽来传输上行信号(即接收用户上传的信息)。
TV(机顶盒)
ADSL系统组成 同轴电缆
交换机—ADSL(局端)------双绞线----ADSL(远端) PC
电话机
4、传输带宽
ADSL基本上是运用频分复用(FDM)或是回波抵消(EC)技术,将ADSL信号分割为多重信道,简单地说,一条ADSL线路(一条ADSL物理信道)可以分割为多条逻辑信道。
频分复用法
将带宽分为两部分,分别分配给上行方向的数据以及下行方向的数据使用,再运用时分复用(TDM)技术将下载部分的带宽分为一个以上的高速次信道(AS0、AS1、AS2、AS3)和一个以上的低速次信道(LS0、LS1、LS2),上传部分的带宽分割为一个以上的低速信道(LS0、LS1、LS2),这些次信道的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