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学案必修1.docx
PAGE
29-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考点一配子的形成过程及受精作用
任务驱动探究突破
任务1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差异
比较
精子形成过程
卵细胞形成过程
场所
精巢
卵巢
细胞质分裂方式
均等分裂
________
是否变形
______
不变形
结果
一个精原细胞
↓
个精子
一个卵原细胞
↓
个卵细胞、____个极体
任务2完善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相关数目改变
(1)数量改变(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DNA数目为2c):
分裂时期
染色体数
目改变
DNA数
目改变
染色单
体数目
改变
同源染
色体对
数改变
分裂间期
2n
______
______
______
减数第
一次分裂
前Ⅰ
2n
______
______
______
中Ⅰ
2n
4c
4n
n
后Ⅰ
2n
4c
4n
n
末Ⅰ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减数第
二次分裂
前Ⅱ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中Ⅱ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后Ⅱ
2n
2c
0
0
末Ⅱ
2n→n
2c→c
0
0
(2)曲线模型:
(3)模型分析:
①甲为性原细胞;乙为初级性母细胞;丙、丁为次级性母细胞;戊为性细胞。
②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Ⅰ末期,是由于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后平均进入两个子细胞造成的,减数其次次分裂时染色体数改变为n→2n→n,没有减半。
③减Ⅱ后期染色体数、DNA数都与正常体细胞相同,不同的是没有同源染色体。
④染色体/DNA改变规律及缘由:
1:1eq\o(――→,\s\up7(染色体复制),\s\do5(间期))1:2eq\o(――→,\s\up7(着丝粒分裂),\s\do5(减Ⅱ后期))1:1
任务3减Ⅰ和减Ⅱ过程的不同点(假设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2N)
项目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其次次分裂
染色体间期是否复制
______
______
分裂过程中细胞名称
性原细胞→初级性母细胞→次级性母细胞(或极体)
次级性母细胞(或极体)→精细胞或卵细胞和极体
着丝粒改变
______
______
染色体数目改变
2N→N(减半)
N→2N→N
DNA数
目改变
2N→4N→2N
2N→N(减半)
染色体主要行为
有联会现象;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别,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______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变成子染色体
染色单体
无(0)→有(4N)
→有(2N)
有(2N)→无(0)
同源染色体
______
______
任务4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种类
分析正常状况下产生配子种类时应特殊留意是“一个个体”还是“一特性原细胞”。
(1)若是一个个体,则可产生______种配子,n代表同源染色体的对数或等位基因的对数。
(2)若是一特性原细胞,则一个卵原细胞仅产生______个卵细胞,而一个精原细胞可产生______个(2种)精细胞。例如YyRr基因型的个体产生配子状况如下:
项目
可能产生配子的种类
实际能产生配子的种类
一个精原细胞
4种
2种(YR、yr或Yr、yR)
一个雄性个体
4种
4种(YR、yr、Yr、yR)
一个卵原细胞
4种
1种(YR或yr或Yr或yR)
一个雌性个体
4种
4种(YR、yr、Yr、yR)
考向分类对点落实
eq\x(考向一)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规律性改变
1.高考重组,推断正误。
(1)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全国卷Ⅰ,T2A]()
(2)染色体数为2n=24的性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中期Ⅱ染色体数和染色体DNA分子数分别为12和24。[浙江卷,T3C]()
(3)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2倍。[江苏卷,T8B]()
(4)视察2n=6的某生物减数其次次分裂后期细胞,可见移向每一极的染色体有4条,其合理说明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别。[江苏卷,T8A]()
(5)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其细胞核中DNA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贮存的遗传信息C1与C2不相同,S1与S2相同。()
(6)果蝇的精细胞中肯定存在Y染色体。()
2.
[2024·陕西西安高三检测卷]右图是二倍体生物体内某细胞图,关于此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此图可表示次级卵母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
B.在此细胞形成过程中曾出现过2个四分体
C.该细胞中有4条染色单体
D.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为4个
3.[2024·天津市南开区高三模拟]下图表示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