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GB/T 15588-2001烟煤显微组分分类.pdf

发布:2017-07-21约1.3万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73-040 U 20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T15588-2001 eqvISO7404-1:1994(E) 烟煤显微组分分类 Classificationofmaceralsforbituminouscoal 2001一03一19发布 2001一10一01实施 国家 质 Ak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GB/T 15588-2001 前 言 本标准是对国家标准GB/T 15588-1995((烟煤显微组分分类》的修订。由于中国煤(尤其是中生代 煤)中镜质组与惰质组之间的过渡性组分含量较高,对煤的工艺性质具有明显影响,也反映出煤的成因 特征,因此,原标准从中国煤的特点出发,将过渡组分命名为半镜质组,并作为一个显微组分组单独划分 出来。但是,由于国际标准中没有划分出过渡组分,致使我国的煤岩资料和学术论文,在国际交流中出现 困难,在显微煤岩类型及煤分类上应用时也有诸多不便。另外,半镜质组镜下鉴定也比较困难,可操作性 较差,造成显微组分定量误差较大。故此,本次修订放弃了划分出半镜质组的方案,等效采用了国际标准 ISO 7404-1;1994。因此本标准与原国家标准(GB/T 15588-1995)的技术内容已有重大不同,本次修订 作了重要修改。主要有: 1删去半镜质组,采用国际标准镜质组、惰质组和壳质组的三分划分方案。 2 删去菌类体,增加真菌体和分泌体。 3增加火焚丝质体、氧化丝质体两个显微亚组分。 4增加显微组分的英文名称。 5 对附录A、附录B中显微组分和矿物特征的描述内容作了部分修改。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 15588-19950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煤炭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 本标准起草人:张 群、陈佩元、窦廷焕、罗俊文。 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负责解释。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国家标 准 GB/T 15588-2001 烟煤显微组分分类 eqvISO7404-1:1994(E) 代替GB/T15588-1995 Classificationofmaceralsforbituminouscoal 1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烟煤显微组分的分类、名称和代号,适用于烟煤的资源评价、加工利用和成因研究等 方面的生产、科研及教学工作。煤化程度与烟煤接近的褐煤和无烟煤可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6948-1998 煤的镜质体反射率显微镜测定方法 GB/T12937-1995 煤岩术语 3 分类依据 采用成因与工艺性质相结合的原则,以显微镜油浸反射光下的特征为主,结合透射光和荧光特征进 行分类。 首先根据煤中有机成分的颜色、反射力、突起、形态、结构特征,划分出显微组分组;再根据细胞结构 保存程度、形态、大小以及光性特征的差别,将显微组分组进一步划分为显微组分和显微亚组分。 4 分类方案 烟煤显微组分分类方案见表 1,其中包括3个显微组分组、20个显微组分、12个显微亚组分。特征 描述见附录A,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