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及分析方法(总结).ppt
第三章多级放大电路第三章多级放大电路*本节课的教学目的:1、理解各种耦合方式的特点和适用场合。2、掌握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建立Q点的方法。3、学会根据需求组成多级放大电路。4、掌握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参数与组成它的各级电路的关系及求解动态参数的方法。**直接耦合放大电路设置合适Q点的方法思路:UCEQ1太小→加Re(Au2数值↓)→改用D→若要UCEQ1大,则改用DZ;为什么要NPN型管和PNP型管混合使用。*等效电路法在多级放大电路动态分析中的应用。*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复习要求一、重点掌握的内容1.放大、静态与动态、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静态工作点、负载线、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与输出电阻的概念。2.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各种基本放大电路(共射、共集、共基)的工作原理及特点,能根据具体要求选择电路类型。3.近似估算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用微变等效电路法分析计算Au(Aus)、Ri和Ro。(题2.11、2.13)二、一般掌握的内容1.用图解法分析波形失真,分析电路参数变化对静Q点的影响。2.复合管的组成及其电流放大系数。第三章多级放大电路3.1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3.2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3.3直接耦合放大器第十讲多级放大电路的
耦合方式及分析方法一、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二、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3.1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实际应用中,对放大电路提出多方面的性能要求,如Au=104、Ri=2MΩ、Ro=100Ω,单级放大电路不可能同时满足→多级放大电路。常见耦合方式有:直接耦合、阻容耦合、变压器耦合、光电耦合等。对耦合的要求:(1)保证各级静Q点设置正确,信号不失真(2)动态——传送信号时减少压降损失。多级放大电路之间的连接方式——“耦合”。3.1.1阻容耦合——RC耦合(1)优点:①Q点相互独立,分析、设计、调试方便;②只要C选大,信号衰减小;③结构简单,性能稳定,适合分立元件电路、放大交流信号。信号源—放大电路1—放大电路2—负载——阻容耦合(RC耦合)。(2)缺点:①低频特性差;②不适合放大变化缓慢和直流信号;③不便于集成化。3.1.2直接耦合——导线直接相连特点:能够放大变化缓慢的信号;便于集成化。*当uI=0,前级由温度变化所引起的电流、电位的变化会逐级放大→uO≠0(偏离零点)。问题1:Q点相互影响。UCE1=UBE2=0.7V→T1管饱和——解决直流电平配置问题:保证各级Q点正常;信号损失最小。问题2:存在零点漂移现象*——输入为零,输出电压产生变化的现象。▲如何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用什么元件取代Re,既可保证合适的Q点,又使Au2下降不多?Re(1)Re垫高UE2:UCE1=UBE2+URe问题:Re→Au2↓;可并接Ce→体积大,且不易集成。(2)用1~2只二极管D代替Re:每只UD=0.7V,而交流rD=△uD/△iD较小(几十欧)(3)选择合适稳压管Dz(合适Uz值)代替Re。交流rz△u/△i非常小,对Au影响小。稳压管伏安特性UCEQ1太小→加Re(Au2数值↓)→改用D→若要UCEQ1大,则改用DZ(4)NPN—PNP型管互补耦合问题的提出:用NPN型管组成N级共射放大电路,由于UC2>UB2,即UC2>UC1,同理,UC3UC2,……以致于后级UCN接近VCC,Q点不合适。NPN:UBE0,UBC0PNP:UBE0,UBC0——互补3.1.3变压器耦合RL′n=N1/N2=U1/U2=I2/I1RL′=n2RL特点:Q点独立,易阻抗匹配;低频特性差,不能集成;大、重、贵!3.1.4光电耦合返回(1)光电耦合器及其传输特性发光管D与光电管T相互绝缘地组合在一起,能有效抑制干扰。D光∝iD(uD);iC∝D光第三章多级放大电路第三章多级放大电路*本节课的教学目的:1、理解各种耦合方式的特点和适用场合。2、掌握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建立Q点的方法。3、学会根据需求组成多级放大电路。4、掌握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参数与组成它的各级电路的关系及求解动态参数的方法。**直接耦合放大电路设置合适Q点的方法思路:UCEQ1太小→加Re(Au2数值↓)→改用D→若要UCEQ1大,则改用DZ;为什么要NPN型管和PNP型管混合使用。*等效电路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