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食品检测__第三章_农药残留检测技术.ppt

发布:2017-09-24约字共16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农药残留的定义、分类、来源;农药残留毒性;农药残留分析的目的;农药残留的各种分析方法等相关知识。 学习要点  一般掌握:农药残留的来源;农药残留的定义、分类;农药残留的毒性等 重点掌握:农药残留前处理及分析检测方法。 第一节 概 论 2、农药残留 指农药使用后残存在生物体、食品(农副产品)和环境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 3、农药残留限量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WHO/FAO)定义为:按照良好的农业生产规范,直接或间接使用农药后,在食品和饲料中形成的农药残留物的最大浓度。 (表示为mg/kg或μg/kg) 在世界贸易一体化的今天,农药最高残留限量也成为各贸易国之间重要的技术壁垒。 最大残留限量是按各地居民膳食习惯,每日食用食品的种类和数量计算的,其量不超过该农药的日许量。 计算公式:MRL=[ADI×平均体重(kg)÷(人的每日食物总量(kg) ×食物系数(%)] 每日允许摄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是指人或动物每日摄入某种化学物质(食品添加剂、农药等),对健康无任何已知不良效应的剂量。 以相当人或动物公斤体重的毫克数表示,单位一般是mg/Kg,或个g/Kg。 例如某化学物质对人体的ADI值为5mg/Kg,按体重50Kg计算,则每日摄入该化学物质在250mg以内是安全的。 ADI值越高,说明该化学物质的毒性越低。 二、农药的分类 1、按农药的来源分类: 可分为矿物源农药、生物源农药与有机合成农药 矿物源农药:有的是无机矿物原料经加工,有的是用矿物油加工成乳剂。ex:砷制剂、氟制剂、铜制剂与硫制剂 生物源农药:主要有植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除虫菊素、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 有机合成农药:占农药品种的绝大部分,它们是通过化学工业,用有机合成工艺生产出来的。 2、按防治对象分类 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杀线虫剂、除草剂、杀鼠剂、杀软体动物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3、按化学成分分类 可分为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 拟除虫菊酯类等。 常见有机氯类农药:666、DDT、狄氏剂、艾氏剂、毒杀芬、氯丹、七氯、五氯酚钠等 具有高度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稳定性,在自然界不易分解,高残留。脂溶性强。 常见有机磷农药:对硫磷(1605.)、内吸磷(1509)、甲拌磷(3911)、马拉硫磷(4049)、乐果、敌百虫、敌敌畏(DDVP)、杀螟松 属于磷酸酯或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大多为无色或黄色的油状液体,部分为低熔点的固体如敌百虫、乐果等。可溶于有机溶剂,性质不稳定,易光解、碱解和水解。 氨基甲酸酯类:分为五大类:①萘基氨基甲酸酯类,如西维因;②苯基氨基甲酸酯类,如叶蝉散;③氨基甲酸肟酯类,如涕灭威;④杂环甲基氨基甲酸酯类,如呋喃丹;⑤杂环二甲基氨基甲酸酯类,如异索威。 除少数品种如呋喃丹等毒性较高外,大多数属中、低毒性。 拟除虫菊酯类: 一类仿生合成的杀虫剂,是改变天然除虫菊酯的化学结构衍生的合成酯类。 多达19种,氰戊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等。 拟除虫菊酯是一类能防治多种害虫的广谱杀虫剂,其杀虫毒力比老一代杀虫剂如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提高10~100倍。 4、按作用方式分类 1、杀虫剂 胃毒剂 触杀剂 熏蒸剂 内吸剂 2、杀菌剂 保护作用 治疗剂 铲除剂 3、除草剂 触杀性除草剂 内吸性除草剂 三、农药残留的来源 直接污染 间接污染 由食物链和生物富集作用造成污染 意外事故造成的食品污染 2008年2月9日,第二届名古屋中国春节祭在当地的久屋大通公园隆重开幕,专程从东京赶来的的中国驻日大使崔天凯在春节祭上品尝了展台上“老三饺子”。 四、农药残留的危害 农药残留对健康的影响 ①对神经的影响; ②致癌作用; ③对肝脏的影响; ④诱发突变; ⑤慢性中毒。 药害影响农业生产 农药残留影响进出口贸易 农药残留污染环境、破坏生态 五、农药残留样品的采集 1、样品的种类 主观样品 为研究农药残留量与各种因素的关系,从设计的实验区域内采集的样品。 客观样品 监测样品和执法样品,测定的农药残留种类是未知的或施药背景不清楚的样品。 2、取样方法 监测调查取样:随机、概率、分布水平 执法取样:强制性、超标与否 3、商品取样量要求 ① 小的或轻的产品 → 1.0~1.5Kg ② 中等大小产品 → 2.0~2.5Kg ③ 大的产品 → 4.0~5.0Kg ④ 肉、禽、鱼 → 1.0~1.5Kg ⑤ 谷物和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