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极地地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章 冰雪覆盖的地区 在地球南北两端,有两个十分特殊的地区: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位于地球最北端的北极地区,是指北纬66.5°(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的陆地和岛屿;位于地球最南端的南极地区,是指南纬66.5°(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区域,包括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海洋。两级地区都是冰雪覆盖的寒冷世界。 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即使在暖季(每年11月到次年3月)也非常严寒。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冰层的平均厚度2000多米。冰山是南极大陆附近海面显著的自然景观,它是南极大陆冰川下滑崩裂入海形成的。据统计,南极大陆周围海洋上的冰山大约有1万多立方千米,这是人类可以利用的巨大水库。 除了严寒之外,南极地区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风库”,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年平均飞速为17~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 北极地区虽然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大部分地区却也是终年冰封。1月份的平均气温介于-20~-40℃之间,8月份的平均气温也只有-8℃。北极地区的降水量普遍比南极地区高很多,一般年降水量介于100~250毫米之间。北极地区的风速远不及南极地区,北冰洋沿岸的平均风速仅为10米/秒。 冰天雪地的两极地区,也有生命存在。严寒的气候条件使得那里的生物几乎都有特殊的生存本领。每到暖季,成群的企鹅聚集在南极大陆沿海一带,构成南极地区著名的自然景观。如果说企鹅是南极的象征,那么有资格代表北极世界的,当然是北极熊了。 科学考察的宝地 人类与极地之间的关系已经从自然探险阶段进入了科学考察阶段。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两极地区展开了科学考察,每年都有大批科学家赴极地考察。 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它的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它的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它的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最为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从20世纪20年代起,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国家越来越多。很多国家先后派出科学考察船和科学家到南极考察,每年暖季在南极基地上活动的人数达2000多人。目前,已有18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140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 北极地区因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与南极地区一样,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北极地区的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的进一步发现和开采,人类对北极地区的科学研究和考察也越来越频繁。 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南极周围海域生活着大量的鲸。近年来,由于人们滥捕滥杀,南极地区的鲸已陷入危机之中。北极地区的北极熊、海豹、海狮、海象等动物,也遭到人们的滥杀。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已被提到议事日程上。为了保护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我是北极小博士 两极地区的代表动物 北极的主人——北极熊 “我是北极熊,住在寒冷的北极圈内,体长约3.4米,体重约300-700千克,毛皮防水,皮下脂肪厚,所以特别不怕冷,喜欢吃海豹,海鱼” 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 两极地区极为寒冷,且南极的气温比北极的气温更低。 冰雪覆盖的寒冷世界—“寒极” ±32℃ ± 21. 6℃ 南北极地区气候差异 气温比南极高; 降水比南极多。 北极地区 气温更低,气候严寒; 降水极少,称为 “白色沙漠”; 风速很高,称为“风库”。 南极地区 气候差异 1989-1990年国际考察队穿越南极大陆路线 长城站 中山站 南极长城站的位置: 南纬62度12分59秒 西经58度57分52秒 南极中山站的位置: 南纬69度 22分24秒 东经76度22分40秒 长城站和中山站的位置 长城站 中山站 西 西 西 西 东 东 东 东 南 北 北 南极地图的方向 北 西 长城站在中山站的西北方向 北极考察 北极深海取样现场 采取冰雪雪样 冰上作业 收集陨石 气象观测 南极洲水下考察 两极地区有哪些资源? 阅读材料 “北冰洋”与“南极洲” A、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 B、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 石 油 天然气 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 淡水资源 煤炭资源 铁矿资源 生物资源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差异: 动物 极点指示方向 气候状况 备注 资源状况 海陆状况 北极 南极 中间是南极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围 中间是北冰洋,周围是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