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园林绿地设计-居住区绿地设计.ppt

发布:2025-03-30约3.36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混合式一般是周边式和行列式结合起来布置通常:沿街采取周边式内部使用行列式(四)自由式这种布局形式,结合地形或受地形地貌的限制,充分考虑日照、通风等条件灵活布置。(五)散点式这种布局建筑常围绕公共绿地、公共设施、水体等散点布置,这种手法常应用于别墅区。01这种布局形式一般底层建筑的住户有院落。也是常应用于别墅区,这种布局有利于保护住户的私密性、安全性。绿化条件、生态条件均比较好。02(六)庭院式0102030405中心花园的规划设计组团绿地规划设计宅旁绿地的规划设计道路绿地的规划设计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5.2、居住区各类绿地的规划设计位置:尽可能和小区公共活动中心结合起来布置,形成一个完整的居民生活中心。规模:目前新建小区公共绿地面积采用平均每人1—2平方米的指标。规划布局原则1设计原则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尽量保留原有绿化和利用不宜建筑的地段进行规划设计,在平面布置形式上有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场地2.园路3.广场4.园林建筑及设施5.绿地配置2、中心花园(小游园)的规划设计、组团绿地的规划设计(一)布置的位置、方式和特点1.位置:a.周边式住宅中间b.行列式住宅山墙间c.扩大住宅的间距d.住宅组团的一角e.两组团之间f.一面或两面临街j.自由式布置2.布置方式:a.开敞式多采用自然式布置。b.半封闭式多采用规则式。c.封闭式仅供观赏。3.组团绿地的特点a.用地小、投资少、见效快、易于建设。b.服务半径小,使用率高。c.既能改善住宅的通风、光照条件,又能丰富组团建筑艺术。(二)规划设计内容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和活动来规划设计不同的绿地。庭院绿地的组成:庭院绿化的布局基本上受建筑规划布局的制约,应配合住宅类型、间距大小、层数高低及建筑平面关系等因素综合考虑。a.低层住户小园b.生活杂物场地c.游憩活动场地庭院绿地的类型;不同的庭院绿地类型是人们生活习惯与爱好的反映,也是气候和历史传统、环境条件的反映,也是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水平的反映。、住宅绿地的规划设计宅庭院绿地的组成和类型(二)住宅庭院和住宅建筑绿化布置的原则和方法1.住宅庭院绿化布置的原则和方法:原则:绿化获得预期的效果。方法:a.住宅群环绕的建筑造成年个阴暗部位较多,故选择荫树种配置十分重要。b.保持居住环境的安静,如以绿篱分隔庭院,降低噪音等方法。c.以“立意”为前提来绿化布置庭院。d.室内外和院内外的绿化相结合,自然环境与住宅联系起来。2.住宅建筑的绿化原则和方法原则:与整个庭院绿化建筑的风格相协调。方法:a.入口绿化b.屋基绿化c.墙面绿化和屋顶绿化、居住区的道路绿化居住区主干道居住区级道路为居住区内外联系的主要道路,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米,山地居住区不小于15米。车行道一般需要9米,如考虑通行公交时应增加至10-14米,人行道宽度一般在2—4米左右。居住区级道路多采用一块板形式,在规模较大的居住区中部分居住区级道路也可采用三块板的形式。居住区次干道居住小区级道路居住小区级道路是居住小区内外联系的主要道路,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10-14米,车行道宽度一般为5-8米。在道路红线宽于12米时可以考虑设人行道,其宽度在1.5-2米左右居住组团级道路居住组闭级道路为居住小区内部的主要道路,它起着联系居住小区范围内各个住宅群落的作用,有时也伸入住宅院落中。其道路红线宽度一般在8—10米之间,车行道要求为5—7米,大部分情况下居住组团级道路不需要设专门的人行道。12345住宅小路宅间小路是指直接通到住宅单元入口或住户的通路,它起着连接住宅单元与单元、连接住宅单元与居住组团级道路或其他等级道路的作用。其路幅宽度不宜小于2.5米,连接高层住宅时其宽度不宜小于3.5米。考虑是否符合植物生态要求及功能要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