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pdf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一、目的
为使有限空间作业相关人员熟知有限空间作业规章制度和安全
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增强预防事故和应急
处理的能力,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适用于有限空间作业相关人员。
三、职责
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有限空间作业相关人员的培训统计工作。
四、内容
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的对象为: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
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
2、未经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的人员,不得从事与
有限空间相关的作业。
3、相关人员的培训记录存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档案。
4、培训内容
(1)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内容易积聚高浓度的有毒有害物质,使人发生中毒。
如:一氧化碳中毒等;也可能发生中暑、触电、淹溺、掩埋、物体打
击等危害。
在对有限空间进行初次气体检测或不确定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
浓度的情况下,进入者必须穿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等同有效的防护
-可编辑修改-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指定专人监护,不得在无监护人的情况下
作业;监护人员必须每2分钟拖动救生绳一次,询问进入者身体情况,
出现异常应立即将进入人员拖出,严禁无防护进入抢救。
(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①有限空间作业必须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
原则;
②作业前开展危险源辨识,评估作业环境
③检测气体浓度并如实记录;
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浓度、有毒气体浓度等。最
低限度应检测下列三项:氧浓度(应在19.5%-23.5%范围内),易燃
/可燃气体浓度(应小于最低爆炸极限的10%),一氧化碳浓度(应
小于25PPm)。未经检验合格,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对作业场所中的危害因素进
行持续或定时检测。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
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④确定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作业人员;
⑤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许可证;
⑥通风。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持
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
通风设备尽可能安装在受限空间的顶部或接近顶部的地方,这样
可以提高通风的效率,而且可以避免通风中断;强制通风设备应持续、
有效工作,一旦设备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作业。
-可编辑修改-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