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石家庄市南绕城高速公路项目
首件工程开工申请报告
(白土坡大桥左幅6-1#桩基)
编制:
审核:
单位名称: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名称:石家庄市南绕城高速公路项目
二〇一五年 月 日 目 录
1、工程概况………………………………………………………………………………… 1
2、编制依据………………………………………………………………………………… 2
3、人员、机械设备组织情况……………………………………………………………… 2
4、施工计划工期…………………………………………………………………………… 3
5、施工方案………………………………………………………………………………… 3
6、施工质量控制……………………………………………………………………………13
7、质量保证措施……………………………………………………………………………14
8、冬、雨季施工保证措施…………………………………………………………………14
9、安全保证措施……………………………………………………………………………15
10、环境保护措施……………………………………………………………………………16
11、文明施工措施……………………………………………………………………………16
12、施工总结…………………………………………………………………………………17
首件工程白土坡大桥
(左幅6-1#)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白土坡大桥位于井陉县窦王墓村西南处,桥梁中心桩号RK6+851/LK6+851,位于分离路基段,左右幅桥宽均为14.25m。设计为8×20m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每4跨一联,全桥共计分为2联。桥台为柱式及座板式桥台,钻孔桩直径1.5m,桥墩为双柱式桥墩、钻孔桩,柱径1.2m,桩径1.4m。
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
白土坡大桥桥址处地形起伏不平,地貌单元主要为侵蚀构造山地区,桥梁跨过自北向南的冲沟及乡村公路,冲沟呈“U”行,沟底宽阔平坦,两侧与沟底高差约10m,工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
根据设计文件显示,桥址区地层结构简单。根据岩土体地质时代、地层因素、岩体风化程度及岩土物理力学特征等,将桥址区地层自上而下划分为以下7个地质层:填筑土、粉质黏土、卵石、碎石、全风化砂岩、强风化砂岩、中风化石英砂岩。
桥址区东侧存在采空区,位于右幅8#桥台处。
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河谷冲积卵石层和强风化石英砂岩裂隙中,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蒸发及向下游渗流为主要排泄方式,卵石层为强透水层,根据当地气候特征,环境类型为Ⅱ类。资料显示,该桥址区地下水为弱碱性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首件工程选定
本标段拟将K6+851白土坡大桥左幅6号墩6-1#钻孔灌注桩作为首件工程桩基开工。
左幅6-1#桩基设计桩号为ZK6+891,设计坐标:X=4202952.028 Y=491581.666,设计桩底标高290.800m,设计桩顶(系梁底)标高为314.600m,设计桩径1.4m,设计桩长23.8m,混凝土等级:C30,设计混凝土用量36.64立方,预计实际浇筑混凝土数量约38立方。
通过对首件工程的工艺、施工组织研究,指导后续相同项目施工。
二、编制依据
1.《石家庄市南绕城高速公路项目路基、路面及桥涵构造物工程NRC-9标段施工合同文件》;
2.《石家庄市南绕城高速公路项目路基、路面及桥涵构造物工程NRC-3、4、5、6、7、8、9、10标段施工招标 招标文件》;
3.《石家庄市南绕城高速公路主体工程第NRC-9合同(K2+200~K7+038.646)全长4.839Km 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4.《石家庄市南绕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大纲(修订版)》;
5.《石家庄市南绕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
6.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河北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
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C B01-2014);
8.现行国家交通部、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和法律、法规;
9.《石家庄市南绕城高速公路主体工程第9合同段(K2+200~K7+038.646)全长4.839Km 详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0.现场实际情况。
人员、机械设备组织
为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本工程,按照“集中领导、职责明确、提高效率、有利协调的原则,指派具有丰富施工和管理经验的杨泗强担任生产负责人,桥梁工程师苟光明对现场施工进行管理,质检工程师陈华担任质检负责人,试验负责人秦智负责对进场原材料进行取样检查后施工过程中的试验检测,安全生产负责人康毅、专职安全员蒋鸿、杨陇对整个施工场地进行安全巡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