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缓冲包装设计规范.doc

发布:2017-05-04约1.37万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nm 目  次 目  次 I 前 言 III 缓冲包装设计规范 1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定义和缩略语 1 3.1 定义 1 3.2 宿略语 1 4 一般要求 2 4.1 缓冲包装设计目的 2 4.2 缓冲包装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2 5 详细设计 2 5.1 缓冲设计的基本依据 2 5.1.1 冲击和振动 2 5.1.1.1 冲击 2 5.1.1.1.1 冲击强度 3 5.1.1.1.2 冲击谱 3 5.1.1.2 振动 4 5.1.1.2.1 火车 4 5.1.1.2.2 卡车 4 5.1.1.2.3 飞机 4 5.1.1.2.4 轮船 4 5.1.2 产品的脆值 4 5.1.2.1 脆值评定 5 5.1.2.2 部分产品脆值参考 5 5.1.3 不规则结构 6 5.1.4 缓冲系统 6 5.1.4.1 缓冲 6 5.1.4.2 减振 6 5.2 缓冲设计程序 7 5.3 产品的特点 7 5.4 流通环境 8 5.4.1 冲击 8 5.4.2 振动 8 5.4.3 产品跌落高度 8 5.5 缓冲材料厚度、面积计算 9 6 缓冲衬垫结构设计 10 6.1 缓冲衬垫的宽度和高度设计 10 6.2 缓冲衬垫与设备配合面的设计 10 6.3 缓冲衬垫与设备配合楞、角的设计 10 6.4 减轻孔的设计 11 7 附录A:机柜产品运输包装缓冲设计案例 12 7.1 设计基本条件(假定数值) 12 7.1.1 产品基本属性 13 7.1.2 包装发运要求 13 7.2 缓冲设计 13 7.2.1 缓冲材料厚度选择 13 7.2.2 详细设计 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标准结构的说明,标准代替的全部或部分其他文件的说明,与国际文件、国外文件关系的说明,有关专利的说明。 本标准由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科研管理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和解释部门: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发展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彭长伟、汤翼、李雪峰。 缓冲包装设计规范 范围 本规范介绍了缓冲衬垫设计的基本知识、运用缓冲曲线方法设计的基本方法、 衬垫结构设计等。 本规范适用于产品EPE缓冲衬垫的设计,也可作为其他材料(如EPS、EPP 等)的缓冲衬垫设计参考。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166-1987 缓冲包装设计方法 GB/T 12339 防护包装用内包装材料 定义和缩略语 下列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定义 失效:又叫严重破损,指产品丧失使用功能且不可逆转。 失灵:轻微破损,指产品功能虽已丧失,但可以恢复。 商业性破损:指不影响产品使用功能而仅在外观上造成的破损,虽可使用,但也降低商品的价值。 脆值:指产品不发生物理损伤或功能失效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加速度,以Gm表示。 许用脆值:根据产品的脆值,考虑产品的价值、强度偏差、重要程度等因素而规定产品 许用最大加速度值,以[G]表示。 等效跌落高度:为了比较货物在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强度,将冲击速度看作自由落体 的末速度,并由此推算的自由跌落高度,以符号h表示。 静应力:静止状态下缓冲材料单位面积的负荷,以符号s表示。 最大应力:单位面积缓冲材料所受外力的最大值,以符号m表示。 宿略语 缩略语缩写 英文全称 中文全称 A Cushioning area 缓冲面积 m Mass of pack 包装产品质量 d Cushioning thickness 缓冲厚度 一般要求 缓冲包装设计目的 减少传递到产品上的冲击、振动等外力。 保护产品在流通中的安全 分散作用在产品上的应力; 保护产品的表面及凸起部分 防止产品的相互接触; 防止产品在包装容器内移动 保护其它防护包装的功能。 缓冲包装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a 产品及其包装件所绞受的自然环境和诱发环境; b 产品的性能,例如脆值、材料和表面状态,以及设计特点: C 缓冲包装系统防止产品在运输、装卸、贮存过程损坏的能力。 详细设计 缓冲设计的基本依据 冲击和振动 冲击 冲击是物体或系统所受到的一种突然的、剧烈的非周期愤的激励。冲击脉冲可能十分简单,也可能很复杂。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装卸而产生不同类烈的冲击(见图1)。简单冲击波形分为半正弦波、锯齿波或矩形波等。复杂冲击波形的特点是加速度——时间曲线明显的不规则。 产品所受到的冲击力F的大小与其本身的质量m和速度的变化率即加速度成正比,即: F=ma或 F=mdV\dt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