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健康处方.doc
健康教育处方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健康教育处方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小儿一种常见病,多见于冬春季节,好发于3个月至2岁婴幼儿。
佝偻病虽部直接危及儿童生命但影响小儿正常生长发育,容易并发肺炎、腹泻等疾病,表现为夜惊、多汗、烦躁不安等症状,枕秃、肋外翻,前囟增大、前囟晚闭、出牙迟缓、方颅、鸡胸、漏斗胸、X型腿、O型腿等体征。
引起小儿佝偻病的原因
维生素D摄入不足:母乳喂养的婴儿,未补充维生素D(400IU/日);人工喂养的婴儿不是用配方奶喂养,未及时添加辅食,饮食结构不合理。
日光照射不足:户外活动少,冬春季紫外线不足。
维生素D需要量增加:婴幼儿生长迅速,需要维生素D较多。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和双胎婴儿体内储存维生素D较少,且生后生长速度快,更容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
食物中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合适。
疾病因素:胃肠道疾病影响吸收,肝、肾脏疾病影响维生素D活性。
预防措施
户外活动:应经常到户外活动。
合理喂养:胃肠道疾病影响吸收,肝、肾脏疾病影响维生素D活性。
用维生素D预防:
①母乳喂养儿:从生后2周至2岁,可补充维生素D400UI/日
②人工喂养儿:用普通奶粉喂养者,每日可服维生素D400UI/日
预防常见病、多发病,如腹泻、呼吸者感染等.
定期带小儿做健康体检,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