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705T 03-2023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docx

发布:2025-02-24约4.7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01CCSB16

DB3705

东营市地方标准

DB3705/T03—2023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ntrollingofDiseasesPestsandWeedsofSoybean-MaizeStripIntercropping

2023-02-21发布2023-03-20实施

东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705/T03—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东营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制定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东营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东营分局、东营市东营区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东营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东营市东营区农业农村局、东营市垦利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同建、王红梅、谢秀华、肖静、徐继红、刘彩莲、谢秀芳、朱建华、孙丽丽、许金新、李小军、赵光明。

DB3705/T03—2023

1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农业防治、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化学防治。

本文件适用于东营市境内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草害绿色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4404.2粮食作物种子第2部分:豆类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绿色防控

以确保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目的,优先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结合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技术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为害的行为。

4防控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物保护方针,以农业防治、生态调控为基础,优先选用生物防治、理化诱控措施,科学使用化学防治,降低病虫草危害损失。

5农业防治

5.1选用抗(耐)病品种

大豆宜选择耐荫耐密、抗倒抗病、株型收敛、宜机收的有限结荚类型的中早熟高产品种。如齐黄34、菏豆33号、菏豆12号、郓豆1号、华豆10等。大豆花叶病毒病常发区宜选择齐黄34、菏豆33号等抗病品种,不宜选择郓豆1号、华豆10等感病品种;大豆孢囊线虫病重发地块不宜选择齐黄34、菏豆33号等感病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2的要求。

2

DB3705/T03—2023

玉米宜选择株型紧凑、抗倒抗病、中矮秆适宜密植和机械化收获的高产品种。如登海605、鲁单510、登海710、金海1908、天泰366等。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要求。

5.2合理选地

选地时应避免重茬、迎茬地块。

5.3精细整地

上茬小麦秸秆规范还田,及时清除田间、沟渠、地边和田埂杂草。麦收后及时灭茬,无灭茬条件的,降低小麦留茬高度。

5.4培育壮苗

选择适宜种植模式,落实适墒播种、单粒精播、科学均衡施肥等关键技术措施,确保苗全苗壮苗匀。暴雨后及时排出田间积水。

6生态调控

规模化种植区,每间隔约30m种植1条1m宽的蛇床子功能植物条带或在田边空闲地带种植蛇床子、菊科显花植物等。当田间天敌单位(以1头七星瓢虫、2头蜘蛛、2头草蛉、4头食蚜蝇或120头蚜茧蜂为1个天敌单位)与蚜虫种群量比大于1:120时,可控制蚜虫。

7生物防治

7.1释放天敌

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和棉铃虫等害虫。可在玉米喇叭口和抽雄吐丝期各释放1次。每次在玉米螟成虫产卵初期至初盛期,用植保无人机搭载蜂球释放器进行蜂球自动投放。喇叭口期每667m2放蜂量5000头~10000头,抽雄吐丝期每667m2放蜂量10000头~15000头。宜在近期无雨、无大风天气的清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放蜂。放蜂前后一周禁止使用化学杀虫剂。

7.2生物农药控害

在玉米螟等低龄幼虫始发期,每667m2用16000IUm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