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范例(2).docx

发布:2025-01-20约2.22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范例(2)

一、总则

本制度旨在规范饮用水卫生管理,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预防和控制饮用水相关疾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所有饮用水水源地、供水设施、供水企业以及使用饮用水单位。饮用水卫生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的原则,确保饮用水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2)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实行政府监管、企业负责、社会监督的体制。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饮用水卫生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饮用水卫生管理责任制,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3)供水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对水源地、供水设施、供水过程的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水质检测,确保供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同时,供水企业应当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饮用水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二、饮用水卫生管理职责

(1)政府部门应承担饮用水卫生管理的主体责任,具体职责包括:建立健全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制定并实施饮用水卫生标准;负责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确保水源地水质安全;对供水设施、供水企业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其符合饮用水卫生要求。例如,根据《2019年全国城市供水水质报告》,全国城市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了98.5%,较2018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

(2)供水企业应负责所辖区域内饮用水供应的卫生管理,主要职责包括:确保水源地水质安全,对水源地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对供水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清洗,防止水质污染;对供水过程进行严格监控,确保供水水质安全。如某供水企业因忽视供水设施维护导致水质污染,被当地卫生部门责令整改,并处以罚款。

(3)社会公众应积极参与饮用水卫生管理,具体包括:了解饮用水卫生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对饮用水卫生问题进行监督,发现问题时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参与社区饮用水卫生管理活动,共同维护饮用水安全。例如,某社区居民发现小区内自来水出现异味,经举报后,当地卫生部门迅速介入调查,查明原因后督促供水企业进行整改,保障了居民饮水安全。

三、饮用水卫生设施管理

(1)饮用水卫生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是保障水质安全的关键环节。根据《2018年中国城市供水设施建设情况统计》,全国城市供水设施建设投资总额达到1200亿元,其中用于更新改造的设施占比达到30%。例如,某城市通过投资5亿元对供水管网进行升级改造,有效降低了管网漏损率,提高了供水水质。

(2)饮用水卫生设施应当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根据《2019年全国城市供水设施运行维护情况》,全国城市供水设施年检修次数达到1000万次,其中管网清洗、消毒等卫生维护工作占比达到80%。如某供水企业在夏季高峰期前对供水管网进行彻底清洗消毒,有效预防了水质污染事件的发生。

(3)饮用水卫生设施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其卫生性能。根据《城市供水工程设计规范》,新建供水设施卫生设计合格率达到98%。某新建小区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设计,配备了先进的净水设备,居民饮用水水质得到了显著改善,受到了广泛好评。

四、饮用水卫生监测与评价

(1)饮用水卫生监测是保障水质安全的重要手段。根据《2018年全国饮用水卫生监测报告》,全国共监测饮用水水源地、供水设施和供水企业水质样品超过100万份,覆盖了全国90%以上的城市供水区域。监测结果显示,90%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2)饮用水卫生评价体系应包括水源地水质评价、供水设施卫生评价和供水水质评价。水源地水质评价主要关注水源地水质变化趋势,如某水源地近三年来水质稳定,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等指标均低于国家标准。供水设施卫生评价则关注设施的设计、建设和运行是否满足卫生要求,如某供水企业在设施改造后,细菌总数和余氯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

(3)饮用水卫生监测与评价结果应及时向社会公布,提高公众对饮用水卫生状况的知情权。根据《饮用水卫生监测与评价管理办法》,全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每年向社会公布一次饮用水卫生监测与评价报告。如某地区在公布报告后,公众对饮用水安全问题关注度明显提高,供水企业也加强了水质管理,有效提升了地区饮用水安全水平。

五、饮用水卫生事故处理

(1)饮用水卫生事故的处理应当迅速、果断,确保事故影响降到最低。一旦发生饮用水卫生事故,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队伍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置。例如,在某地区发生饮用水污染事故后,当地政府迅速组织卫生、环保、公安等部门成立事故调查组,及时控制污染源,确保居民饮水安全。

(2)饮用水卫生事故的处理包括事故调查、原因分析、责任认定和整改措施。事故调查应查明事故原因,包括污染源、污染途径和污染范围等。如某供水企业因操作失误导致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