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装配.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9章 零件装配 本章导读 本章内容 理论学习 本章导读 完成零件设计后,要将零件装配在一起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产品,然后进行产品的配合、间隙等分析。在Pro/E系统中,模型装配的过程是按照一定的约束条件或连接方式,将各零件组装成一个整体的。 本章内容 装配约束 装配过程 分解图 练 习 作 业 9.1 装配约束类型 自动 匹配 对齐 插入 坐标系 相切 线上点 曲面上的点 曲面上的边 9.1 装配约束类型 1. 自动 此项是默认的方式,当选择装配参照后,程序自动以合适的约束进行装配。 2. 匹配 匹配是指两组装元件所指定的平面重合或平行,并且两平面的法线方向相反。就像人的两手掌相合。 偏移值为零的“匹配”方式装配 有距离值的匹配约束 9.1 装配约束类型 3. 对齐 对齐是指两组装元件所指定的平面重合或平行,并且两平面的法线方向相同。选择两个元件的平面作为参照,使用“对齐”约束的结果如图(左)所示。 如果在“匹配”约束后的距离方式一栏中,将选项切换为距离方式,并且输入一定的数值,即偏移值不为零,此时的结果如图(右)所示。 偏移值为零的“对齐”方式装配 距离值不为零的“对齐”约束 9.1 装配约束类型 4. 插入 插入是指两组装元件所指定的旋转面的旋转中心线同轴。 分别选择元件的内孔曲面和另一元件的外圆柱面作为“插入”参照,如图所示。 元件的“插入”方式装配 9.1 装配约束类型 5. 坐标系 将两组装元件的坐标系对齐,也可以将元件与装配件的坐标系对齐来实现组装。利用坐标系组装操作时,两元件的坐标系将重合,元件即被完全约束。 9.1 装配约束类型 6. 相切 相切是指两组装元件的两个参照面以相切方式组装到一起。选择元件的一个平面和另一元件的外圆柱面作为“相切”参照,则此约束的结果如图所示。 元件的“相切”方式装配 9.1 装配约束类型 7. 线上点 线上点是指在一个元件上指定一点,然后在另一个元件上指定一条边线,则被点约束在参照边上。 9.1 装配约束类型 8. 曲面上的点 曲面上的点是指在一个元件上指定一点,在另一个元件上指定一个面,则所选择的参照点被约束在参照平面上。 9.1 装配约束类型 9. 曲面上的边 曲面上的边是在一个元件上指定一条边,在另一个元件上指定一个面,且使它们相接触,即将参照的边约束在参照面上。 9.2 装配过程 下面以活塞连杆装配例来介绍元件组装的过程。 图10.11 元件装配效果图 Ctrl+Alt+中:旋转 +右:移动 桌面拖拽 9.2 装配过程 1. 建立装配文件(huosai.asm) 新建 →组件→子类型“设计” 名称“huosai”→去掉“使用缺省模版”框的对勾,→确定 “新文件选项”对话框中选择公制模版mmns_asm_design,→确定 9.2 装配过程 2. 装配活塞(huosai.part) “坐标系”→选取零件的基准坐标系和组件模式下的坐标系 9.2 装配过程 3. 装配连杆(liangan.part) “对齐”→然后选取两个轴线。 “新建约束”→“对齐”→选取两个基准平面作为参照。 9.2 装配过程 4. 装配活塞销(huosaixiao.part) “插入”→两个曲面 “新建约束”→“对齐”→选取两个基准平面作为参照 9.2 装配过程 5. 装配第一个曲轴(quzhou.part) “对齐”→选取两个轴线 “新建约束”→“匹配”→选取两个平面作为参照 9.2 装配过程 同理装配第二个曲轴,装配后的零件。 5. 装配第二个曲轴(quzhou.part) 9.2 装配过程 6. 装配曲轴销(quzhouxiao.part) “插入”→选取两个曲面 “新建约束”→“对齐”→选取两个平面作为参照 9.3 分解图 一个产品一般是由多个元件组成的,从产品的外形上很难看清楚它的组成和结构关系,为了方便表达产品的构造,需要创建装配体模型的分解图。在分解图中,只是改变了组件的显示方式,并不改变元件间实际的设计距离。 9.3 分解图 “视图”|“视图管理器”命令,弹出“视图管理器”对话框,选择其中的“分解”选项卡,用户可以在其中新建分解视图,如图左所示。在菜单栏中单击“视图”|“分解”|“分解视图”命令,同样可以创建分解视图,如图右所示。 创建分解视图 单击“分解视图”命令 滚球 两个保持夹 内环 外环 轴承装配图: 动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