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5.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发布:2024-10-28约4.14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2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一年级(2)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1月10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本节课将围绕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进行讲解,旨在使学生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其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与新人教版必修2教材紧密关联,符合高一年级学生的知识深度和认知水平。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地理实践力:通过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力和实践探究能力。

2.地理思维:运用综合思维分析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布局变化,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地理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布局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培养正确的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细节: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原则,例如如何根据地形、气候、经济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交通运输布局对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例如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不同交通方式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

-交通运输布局对环境的影响,如交通设施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影响。

举例:讲解时,可以以我国高速铁路网的布局为例,强调其对沿线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以及如何通过优化交通布局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多因素影响及其相互作用。具体包括以下细节:

-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例如如何分析铁路与公路、水运之间的竞争与互补关系。

-学生可能难以把握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区域发展综合影响的复杂性,例如如何评估交通布局调整对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影响。

-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优化策略,例如如何通过调整交通布局来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举例:在讲解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时,可以以某一城市为例,分析其交通布局调整前后经济发展、人口流动、城市扩张等方面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区域发展的综合影响。同时,引导学生探讨如何优化交通布局,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帮助学生构建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基本框架。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及其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促进学生思维碰撞和深度学习。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使用PPT展示交通运输布局的图片和图表,增强视觉效果。

2.教学软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模拟交通运输布局变化,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网络资源:引入网络上的相关视频和新闻报道,增加信息的丰富性和时效性。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是什么吗?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其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简短介绍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实例或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实际应用或作用。

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