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传统课程:重知识获取, 轻过程体验 我们不是“教授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北大与耶鲁大学校长的一次对话(2004.1.4) 校长 学生最前的三大任务 教师最前的三大任务 北大 1.做学问 1.传授知识 2.做人(人格) 2.培养人格 3.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3.培养能力 耶鲁 1.质疑(提问题) 1.交流(沟通) 2.学习(读书) 2.激励 3.独立思考 3.让学生独立思考 耶鲁 其实我们的目的都一样,但是,他强调的 是目标,我强调的是过程。 传统课程:重知识获取, 轻过程体验 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如何有效整合三维目标? 强调过程与方法的体会 科学分析与控制教学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距离。面对学生,既要注意学生当前的一时兴趣,又要致力于打好知识基础,培养学生长期的学习兴趣与志趣。 关于物质的量的计算 学习步骤: 复习:指出下列物质中各元素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 ⑴H2SO4 n(H) ∶n(S)∶n(O)= 。 ⑵KClO3中,n(K) ∶n(Cl)∶n(O)= 。 ⑶CaCO3中,n(Ca) ∶n(C)∶n(O)= 。 ⑷FeCl3中,n(Fe3+)= n(Cl-) ⑸KMnO4中,n(O) ∶n(Mn)∶n(K)= 。 ⑹Na2SO4中,n(Na+)= n(SO42-)= n(O) ⑺Fe2(SO4)3中,n(Fe3+)= n(SO42-) n(SO42-) ∶n(Fe3+)= 。 ⑻Al2(SO4)3中,n(SO42-)= n(Al3+) n(Al3+)∶n(SO42-)= 。 2、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物质之间的计量关系 [例题]反应N aOH+H2SO4=Na2SO4+2H2O 中,下列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关系为 n(NaOH)∶n(H2SO4)∶n(Na2SO4)= n(H2SO4)= n(NaOH); n(H2SO4)= n(H2O) [练习]指出下列反应中,有关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⑴ CaCO3+2HCl=CaCl2+H2O+CO2↑ n(CO2)= n(HCl)= n(CaCO3) ⑵4HCl+MnO2==MnCl2+2H2O+Cl2 ↑ n(HCl) = n(MnO2) = n(Cl2) = n(MnCl2) n(HCl)∶n(MnO2)∶n(Cl2)= ⑶ 2KI+Cl2=2KCl+I2 n(I2)= n(KCl)= n(Cl2) n(KCl)∶n(Cl2)∶n(I2)= ⑷ 2AgNO3+Na2CO3==Ag2CO3+2NaCl n(AgNO3)= n(Ag2CO3)= n(NaCl) ⑸Fe(OH)3+3HCl=FeCl3+3H2O n[Fe(OH)3]∶n(HCl)= n(FeCl3)= n(HCl) ⑹3NaOH+H3PO4= Na3PO4+3H2O n(NaOH)= n(H3PO4) n(Na3PO4)= n(NaOH) 一切知识都要设计学生探究吗? 怎样处理好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 对于学生的发展,什么样的活动才真正具有教育价值? 如何更好地优化学生的活动? 沃德说: “平庸的教师传达知识; 普通的老师解释知识; 好的老师演示知识; 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 要把新课程理念变成我们的素质光有对新课程理念的认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其进一步的感悟,而这种感悟只有在实践中才是最有效的。 每个模块36学时,2个学分。学生在高中阶段最低必须修满6个学分,学生在学完化学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