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章 博弈论game theory.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 第一节 博弈论(game theory) 1、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即研究当某一个经济主体的决策既受到其他经济主体决策的影响,而且该经济主体的相应决策又反过来影响到其他经济主体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 在经济学中,博弈论被用于分析两个寡头的相互影响、工会与管理层的讨价还价、国家的贸易政策、国际环境协议者、商誉和许多其他问题。 2、博弈的基本要素 5、经济生活中的博弈均衡 广告博弈? 第二节 信息经济学 不完全信息是指市场上买方与卖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一些,另一方所掌握的信息少一些。有些市场卖方所掌握的信息多于买方,而另一些市场买方所掌握的信息多于卖方。 本节我们将就不完全信息下所导致的逆选择(adverse selection)、败德行为(moral hazard)等进行讨论,并探讨由这些问题而产生的效率损失。 委托-代理理论(principal-agent theory) 代理人 信息经济学把博弈论中拥有私人信息的局中人(参与博弈的人)称为代理人。 委托人 不拥有私人信息的局中人称为委托人。 一、次品与逆选择 逆选择是指在合同签订前由于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欺诈。 当交易双方的其中一方对于交易可能出现的风险状况比另一方知道得更多时,便会产生逆选择问题。 二、败德行为 败德行为也称为道德公害,指在协议达成后,协议的一方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损害对方的利益。败德行为产生的原因是非对称信息。 败德行为是在承保人无法觉察或监督投保人行为的情况下所发生的。解决的办法只能是通过某些制度设计使投保人自己约束自己的行动。 四、如何解决不完全信息下出现的 问题 不同的市场上因非对称信息而产生问题性质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可以通过政府解决,也可以不通过政府解决。 * [教材第八章] 1)参与人(player)——个人或机构。 假定参与者都是机智而理性的。 2)策略(srategy) ——行为的过程。 假定博奕参与者知道他自己及其对手伙伴的策略选择范围,并了解各种策略之间的因果关系。 3)收益(payoff) ——策略的结果。 博弈论用数字表示这类结果,并称之为支付矩阵[Payoff matrix]。 ▲ 上策均衡 囚徒困境反映了一个深刻的问题,这就是个人理性与团体理性的冲突。 3、上策均衡 不论其他参与人选择什么战略,他的最优战略是唯一的,这样的最优战略被称为上策均衡,也被称为“占优战略”(dominant strategies)。 ▲ ▲ 纳什均衡 4、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 是指这样一种均衡:在这一均衡中,每个博弈参与人都确信,在给定其他参与人战略策略决定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最优战略。 *美国数学家和统计学家纳什(Nash)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这一概念,所以称作纳什均衡。 2)古诺模型- 1)卡特尔- 上策均衡 纳什均衡 反应函数-已知对方的产量-自己的最优产量 40 40 20 50 50 20 30 30 厂商乙 厂商甲 做 广 告 不做广告 做广告 不做广告 上策均衡 一、次品与逆选择 三、如何解决不完全信息下出现的问题 二、败德行为 逆选择的结果:劣弊驱逐良币-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逆选择-信号传递和信号显示 道德风险-激励相容和制度设计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