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枸杞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docx
海西州枸杞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产业发展情况
海西州依托柴达木盆地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优势,坚持把枸杞产业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绿色产业、输出地建设的支柱产业和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民生产业重点培育打造,建成以都兰诺木洪为中心,德令哈、格尔木、乌兰、大柴旦为辅的五大枸杞规模化种植区。2024年枸杞种植面积43.23万亩,较上年增加4.4%,其中:格尔木市10.09万亩、德令哈市8.25万亩、都兰县21.06亩、乌兰县2.44万亩、大柴旦行委1.39万亩。统计干果产量到9.7万吨,枸杞鲜果线下销售量达641吨,预计实现一产产值4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50亿元。全州现有从事枸杞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244家、种植农户7343户。
二、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枸杞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仍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精深加工水平不高、科技创新不足、服务体系滞后、枸杞产业融合不足、品牌营销力度不足等问题短板。下一步我们将直面短板、补齐弱项,以市场为导向,推动枸杞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发展。
(一)夯实产业基础。编制海西州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规划,制定枸杞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系统谋划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培育枸杞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提升枸杞全程机械化和产业化发展水平。
(二)加强技术研发。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开展枸杞适宜品种选育推广。加强枸杞标准化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实用技术指导服务,推动绿色标准化种植示范推广。
(三)精深加工能力。支持生产加工企业技术改造、设备升级和强化枸杞功能性产品研发,开展特殊人群等领域研发及生产枸杞功能性产品。
(四)强化品牌推广。加大区域公用品牌及枸杞企业品牌营销力度,培养“枸杞销售经理人”和电商企业,打造“柴达木枸杞”枸杞企业知名品牌和拳头产品。组织枸杞企业参加各类展销会和推介会,宣传“柴达木枸杞”品牌形象。
(五)健全服务体系。构建集技术研发、质量检测、技术培训为一体的综合科技服务平台,为枸杞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建立枸杞产业大数据平台,收集分析种植、市场、价格等多维度信息,为枸杞经营主体提供精准市场预测信息。
(六)促进融合发展。提升现有园区功能,加快枸杞产业集群建设,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设备升级、新产品研发,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