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开题报告.doc

发布:2017-09-17约1.52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贵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 论文(设计)名称 浅谈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论文(设计) 来源 导师选题 论文(设计)类型 应用研究 指导教师 姚佳 学生姓名 李新家 学号 071101110058 班级 财务管理071 一、研究或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传统的以历史成本计量的会计政策已无法完全符合现今的经济环境,历史成本计量反映的账面价值严重偏离其实际市场价值,因此公允价值计量这一新的计量模式应运而生。但是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在实务应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何看待公允价值计量对投资性房地产产生的影响,如何解决实务运用中产生的问题,是本文的切入点和写作目的所在。 意义: 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其中投资性房地产准则明确规定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允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本文从公允价值的实务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公允价值计量的利弊及前景,为持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企业选择计量模式提出一些建议及解决办法,让更多符合要求的企业采用这一计量模式,使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到推广。 二、研究或设计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际上早在2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AAP)中就已使用“公允价值”术语,但是直到1990年前后复杂衍生金融工具的日新月异,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才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公允价值和现值的计量和披露方面,国际会计界近年来已有了大量重要的研究成果。除原有的一系列涉及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外,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2000年2月发布了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 7辑(SFAC7)《在会计计量中运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 》,FASB还于2006年正式发布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这一系列文件的发布,对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界的推广与应用有着深远影响。 在国际会计准则方面, IASC)和金融工具联合工作组(JWG,2000) 于2001年1月发布的金融工具综合准则征求意见稿 《金融工具和类似项目准则草案和结论基础》则直接为公允价值和现值的确定做出了明确、具体和创新性的规范。 《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规定,只有能够导致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对交易、其他事项或情况进行更恰当的列报的情况下,才能自愿变更会计政策。而从公允价值模式变更为成本模式不大可能导致更恰当的列报。由此看出,国际会计准则不主张从公允价值模式变更为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进行计量,但是并没有明确的禁止,在特殊条件下,还是存有一定变更的空间,而我国则明确禁止。 公允价值计量较为复杂,执行难度较大,在我国投资性房地产应用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对于公允价值的普及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公允价值的实施是一个逐步被市场接受的过程。但是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随着房地产交易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及相应的评估制度的建立和评估机构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计量 参考文献 关键问题:1.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产生的影响 2.分析我国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问题 3.如何解决我国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问题。 思路: 由于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会计准则中尚未有一个明确的规定,理论上有缺陷,实务应用同样存在诸多问题裘宗舜,柯东昌.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国际进程及启示[J].财务与会计(综合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