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3-4》考点梳理(2016届教师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选修《3-4》考点梳理
考点64: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1、简谐运动:物体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并且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的作用下的振动叫做简谐运动。
条件:回复力满足关系式F=﹣kx。(k为比例系数,不一定是弹簧的劲度系数。)
2.回复力:使振动物体回到平衡位置的力叫做回复力。
回复力是根据力的效果来命名的。回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回复力可以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也可以是一个力,或者某个力的分力。
3.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
(1)位移:振动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平衡位置指向质点所在处。
(2)振幅: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叫做振动的振幅。振幅是标量(标量、矢量)。振幅是反映振动强弱的物理量。
(3)周期和频率:振动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叫做振动的周期。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叫做全振动的频率。它们都表示表示振动的快慢,关系是T=1/f。
4.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在经过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点时,两处的加速度、
速度、回复力大小相等(大小相等、相等)。动能、势能相等(大小相等、相等)。
5.简谐运动的的表达式:x=Asin(ωt+φ)。
A是振幅,ω是简谐运动的圆频率,也表示振动的快慢,ω=2πf 。(ωt+φ)是振动的相位,φ称为初相位。
6.简谐运动的能量:简谐运动的能量就是振动系统的总机械能。振动系统的机械能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则系统机械能越大。
7.简谐运动的图象:振动图象表示了振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反映了振动质点在所有时刻的位移。从图象中可获取的信息有某时刻的位置、振幅、速度、周期等。
8.简谐运动的变化规律
位移增大时
[例1]关于简谐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位移减小时,加速度增大,速度增大
B、位移方向总跟加速度方向相反,跟速度方向相同
C、物体运动方向指向平衡位置时,速度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反
D、物体向平衡位置运动时,做加速运动,背离平衡位置时,做减速运动
[例2]如图, 弹簧振子在BC间振动,O为平衡位置,BO=OC=5 cm,若振子从B到C的运动时间是1 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振子从B经O到C完成一次全振动
B.振动周期是1 s,振幅是10 cm
C.经过两次全振动,振子通过的路程是20 cm
D.从B开始经过3 s,振子通过的路程是30 cm
[例3]如图所示是一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由图
可知,该振子的振幅是 ,周期是 ,
频率是 。振子在0.8 s内通过的路程是 。
若振子从A时刻开始计时,那么到 点为止,
振子完成了一次全振动。图象上B点振子的速
度方向是 ,D点振子的速度方向是 。
A点的振动表达式为 ,B点的振动表达式为 。
[解析](1)振幅4 cm ;周期是0.4s; 频率是2.5Hz 。(2)0.8 s 时的路程是32 cm。(3) A点到E点是一次全振动。(4)B速度方向是-x方向;D速度方向是+x方向。(5)A点:x=4cos(5πt) cm; B点:x=-4sin(5πt) cm)。
[例4]一物体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在t=T和t=T两个时刻,物体的( )
A、位移相同 B、回复力相同 C、速度相同 D、动能相同
考点65:受迫振动和共振
1.受迫振动
(1)概念:振动系统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的振动.
(2)特点: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跟系统的固有频率无关.
2.共振
(1)现象: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时,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
(2)条件: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
(3)特征:共振时振幅最大.
(4)共振曲线:如图所示.
3.共振的防止和利用
利用:使驱动力的频率接近或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防止:使驱动力的频率远离物体的固有频率。
[例5]如图所示,在一根张紧的水平绳上挂有5个单摆,其中b摆球质量最大,其余4个摆球质量相等,摆长关系为LcLb=LdLaLe,现将b摆垂直纸面向里拉开一微小角度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其余各摆均振动起来并达到稳定时的情况是( )
A、4个单摆的周期TcTdTaTe
B、4个单摆的频率fa=fc=fd=fe
C、4个单摆的振幅Aa=Ac=Ad=Ae
D、4个单摆中d摆的振幅最大,且AeAa
[例6] 如图,在曲轴上悬挂一弹簧振子,转动摇把,曲轴可以带动弹簧振子上下振动.开始时不转动摇把,让振子自由上下振动,测得其频率为2 Hz;然后以60 r/min的转速匀速转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