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培训课件-正常分娩期及护理.ppt

发布:2016-09-09约3.56千字共5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产妇90%在临产前2-3周内衔接,经产妇多在临产后才衔接。  ???此时矢状缝位于入口平面的 ? 斜径上。 2.下降 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称之,呈间断性的并始终贯穿分娩全过程之中。 是判断产程进展的重要标志 下降 3. 4.内旋转 枕骨向耻骨联合方向转45 ,使矢状缝与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径一致。 o 5.仰伸 胎头内旋转完成后进行 ①在宫缩压力向下压 ②盆底肌收缩力向上推 二力合作 6.复位及外旋转 (1)头颈扭转解除,顺时针旋转45 称复位。 (2)胎头在体外已旋转45 +45 = 90 。 o 复位外旋转 7.胎肩、胎身娩出: 前肩(胎儿右肩)于耻骨弓下先娩出,后肩(胎儿左肩)从会阴缘后娩出,继之胎身及下肢娩出,胎儿娩出完成。 临 床 实 景 一、分娩先兆 1.宫底下降 上腹部较前舒服、进食量较前增多,呼吸较前轻快,出现尿频症状 第三节 先兆临产、临产的诊断与产程分期 2. 假阵缩(不规律子宫收缩) 四不特点: ①宫缩持续时间和间歇时间不恒定,持续时间不足30妙 ②宫缩强度不增加 ③宫颈管不缩短 ④宫口扩张不明显 3、见红 常发生于临产前24-48小时,是分娩即将开始比较可靠的征象。 二、临产的诊断 规律宫缩且逐渐增强,宫缩持续时间30-40秒以上,间歇5-6分钟; 伴随进行性宫颈管消失; 宫口扩张; 胎先露部下降。 三产程分期 总产程 即分娩全过程。从规律宫缩开始至胎儿胎盘娩出止称。初产妇总产程约需13-18小时,经产妇约需6-9小时。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宫颈扩张期: 从规律宫缩开始到宫口开全。初产妇约11~12小时;经产妇约6~8小时。 胎儿娩出期: 宫口开全到胎儿 娩出。初产妇 1-2小时, 经产妇约1小时或 数分钟。 胎盘娩出期: 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约需5~15分钟,一般不超过30分钟。 [复习思考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软产道? A 子宫体 B 子宫下段 C 阴道 D 子宫颈 E 盆底组织 2.子宫下段是子宫的哪一部位形成的? A 子宫底 B 子宫角 C 子宫体 D 子宫峡部 E 子宫颈外口 真 题 解 析 1 临产后子宫收缩的特点不包括( ) A、对称性 B、极性 C、节律性 D、宫缩是从子宫底部开始 E、缩复作用 D 真 题 解 析 2 A、关于临产后正常子宫收缩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子宫收缩由弱到强、由强到弱,直至进入间歇期 B、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频率逐渐增加,强度逐渐加强 C、正常宫缩每次开始于宫底 D、子宫底部收缩力最强、最持久,向下逐渐减弱 E、宫缩后子宫肌纤维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长度 C 真 题 解 析 3 第二产程中可协助胎先露在骨盆腔内完成内旋转及仰伸的产力是( ) A、腹肌收缩力 B、肛提肌收缩力 C、子宫收缩力 D、膈肌收缩力 E、盆底肌收缩力 B 真题解析5 关于正常枕先露分娩机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下降,衔接,内旋转,俯屈,仰伸,复位,外旋转 B、衔接,俯屈,内旋转,下降,仰伸,复位,外旋转 C、下降,俯屈,内旋转,衔接,仰伸,复位,外旋转 D、衔接,下降,内旋转,俯屈,仰伸,复位,外旋转 E、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外旋转 E 真题解析4 判断胎先露下降程度的骨性标志是 A、骶岬 B、坐骨棘 C、坐骨结节 D、耻骨弓 E、坐骨切迹 B 真题解析4 某孕妇,第一胎,妊娠39周来院检查,医生告之临产先兆,收住院。最可靠的依据是 A、宫缩强度增加 B、胎儿下降感 C、见红 D、上腹部舒适感 E、尿频 C 3.下列哪项诊断临产最可靠? A 假阵缩 B 胎先露下降 C 见红 D 规律宫缩 E 胎膜破裂 初产妇,28岁,孕38周。昨晚出现宫缩,每次持续时间约5s,间歇时间为20min,同时产妇自觉有轻微腰酸、下腹酸胀。上述情况属于 A、规律宫缩 B、进入第一产程 C、进入第二产程 D、先兆临产 E、未临产 今晨产妇入院感腹痛,宫缩每次持续时间为50s,间歇时间为5-6min,该情况属于 A、规律宫缩 B、进入第二产程 C、进入第三产程 D、先兆临产 E、未临产 思考题 1.何谓分娩?决定分娩的因素有哪些? 2.临产的标志是什么?临床上对分娩的全过程是如何分期的? 第四章 正常分娩期及护理 学习目标 掌握影响分娩的因素 熟悉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掌握临产的诊断及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