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脑肿胀》PPT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外伤性脑肿胀;外伤急性脑肿胀;外伤慢性脑肿胀;外伤慢性脑肿胀;;诊断;颅内体积/压力关系曲线;临床症状;诊 断; 辅助检查
如在外伤病人,临床有明显颅压高的表现,CT或MRI显示脑室系统较小与年龄不匹配,即使脑质密度/信号无明显减低,也应当考虑脑水肿或脑肿胀。;测定颅内压:
腰椎穿刺测压(正常随呼吸、脉搏有搏动)
侧脑室穿刺测压:准确安全
前囟测压:适用于前囟未闭者
直接颅压监测法:感应器放在脑室、蛛网膜下腔、硬膜外
X线:慢性ICP↑,可见指压迹,骨皮质变薄,骨缝裂开,脑萎缩等
CT:急性ICP↑,脑组织丰满,脑沟回变浅,外侧裂缩小或消失,脑室受压缩小
MRI:T1加权像上呈长T1低信号或等信号,T2加权像上呈T2高信号
EEG:慢波
TCD:频谱高尖,血流速度减低,阻力指数和波动指数增高
;颅内压↑→脑血流↓(正常平均44ml/100g)
正常40%→脑电活动停止
正常30%→缺血性脑水肿→加重颅内高压
当ICP=MAP时,脑血流停止
脑组织完全缺氧5min或不完全缺氧达30min,即可造成神经元不可逆性损伤
;脑疝形成
小脑幕切迹疝(颞叶沟回疝):颅中凹的颞叶海马沟回疝入小脑幕裂隙内,并压迫中脑,单侧或双侧。
动眼神经麻痹: 瞳孔先缩小,或忽大忽小,继而扩大特 征:两侧不等大, 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 重则眼睑下垂、眼球固定。
昏迷:中脑受压,意识障碍加深,常呈深昏迷状态
呼吸衰竭:延髓呼吸中枢受压
肢体瘫痪:受压对侧或双侧肢体瘫痪及病理反射
;一般护理:
卧床休息、镇静、避免躁动、不宜猛力转头
头肩抬高20。-30。,以利于颅内血液回流,有脑疝症状时平卧为宜
纠正缺氧、水电及酸碱平衡紊乱
加强护理
注意病情观察
;治疗原则:
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
对症处理:惊厥、高热、水电及酸碱平衡紊乱
保持脑功能:吸氧、镇静、纳络酮、脑细胞活化剂等
病因治疗
;降低颅内压:
高渗脱水剂:20%甘露醇、25%山梨醇、15%甘油
利尿剂:速尿、利尿酸
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甲基强的松龙
白蛋白+速尿
其它措施:过度换气、CSF引流、巴比妥类、冬眠疗法等
;甘露醇:
作用机制:
清除自由基
跨离子通道拮???作用
保护脑功能
短暂地增加血容量,增加脑血灌注
降低血粘稠度,改善循环
疗效:
一般用药后10~20分钟见效
30分钟达高峰
维持3~6小时
可降低颅内压40%~60%
如单一给甘露醇,连续5次,效果已不明显,需配伍其它药物
;甘露醇
副 作 用
加重心脏负荷
易致水电解质紊乱
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55mmol/l)
骤然降压,可导致新生儿、早产儿颅内出血或加重出血
用药3~6小时,可有反跳现象(一般不明显)
注 意 事 项
注射速度不宜太慢,否则不能形成高渗状态
新生儿、心功能不好时,给药速度应慢(30~90分钟)
心肌炎及心力衰竭患儿,应慎用,可先给利尿剂
疗程不可太长,也不可骤然停药;充分供氧或高压氧;谢谢大家;颅内高压综合征(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脑实质液体增加引起的脑容积和重量的增加,或其它任何原因引起的颅腔内容物的增加,均可导致颅内压增高,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 。;颅内压增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