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制为“纲”创新为“领”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docx

发布:2021-10-14约3.0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机制为“纲”创新为“领”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机制为“纲”??创新为“领” 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近年来,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统一部署,针对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XX县委坚持以机制为“纲”,以创新为“领”,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实现强县建设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创新党建工作机制 围绕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党建工作推进机制。 (一)建立工作结合机制。围绕县委中心确定党建重心,使之相辅相成,互促互进,实现抓党建与促发展良性互动。把党建工作与推进重点产业和重点工程项目等全县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有机结合,以选用干部为结合点,在全县范围内选调领导干部和党员骨干,配齐配强独立设置的有机办、能源办、矿产办、二甲办、鸭业办、乡改办、建管办、热管办、共建办、进城办等10个专项推进办公室工作机构领导班子和工作队伍,使之成为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队伍,从组织上保障了各项重点工作的推进落实。 (二)建立工作例会机制。针对党建工作定期召开例会,听情况、找问题、促推进。县委每个季度的三个月按月依次召开一次基层党委书记例会、主管党建工作副书记例会、组织委员例会,并按季循环,以此有效地促进党建工作的落实。 (三)建立工作点评机制。对全县党建工作情况,由县委副书记和组织部长每季度、县委常委每半年进行一次工作点评,通过听取汇报、现场办公、拉练检查,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表扬好的,批评差的,以高压、强势的力度,狠抓工作推进落实。 (四)建立目标管理机制。把党建工作纳入全县目标管理范畴,权重占20%。党建工作不力、业务工作一支独秀的,不能评为各项评比的优秀档次。并将党建目标管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依据,突出党建工作实绩选拔干部,使其起到激励和鞭策作用。三年来,先后有38名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等基层党务干部得到提拔重用。 二、创新党的活动机制 立足本色,追求特色,力争出色,将激发动力与取得实效紧密结合,设计便于操作的活动载体。 (一)开展两个“双十”活动。创新方式方法,提出并开展争创“十强”党组织、争做“十大先锋”党员活动和创建“十型”学习组织、争做“十型”学习党员干部活动。“十强”党组织,即团结协作“合力强”、注重学习“素质强”、纪律严明“作风强”、创新发展“能力强”、服务大局“作用强”、创先争优“业绩强”、化解矛盾“维稳强”、亲民服务“效果强”、阵地建设“功能强”、载体丰富“活力强”;“十大先锋”党员,即“招商引资推动发展”的先锋、“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先锋、“服务中心顾全大局”的先锋、“公正执法严格执纪”的先锋、“亲民服务凝聚人心”的先锋、“扶贫解困关注民生”的先锋、“发展科技引领致富”的先锋、“勤奋学习爱岗敬业”的先锋、“攻坚克难勇于奉献”的先锋、“传承文明倡导新风”的先锋;“十型”学习组织,即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站所、学习型科室、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班组、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社团、学习型校园、学习型乡镇、学习型村屯;“十型”学习党员干部,即政治知识学习型、政策知识学习型、法律知识学习型、党务知识学习型、经济知识学习型、文化知识学习型、科技知识学习型、管理知识学习型、社会知识学习型、业务知识学习型。连续两年结合庆七·一,县委表彰和重奖“双十”先优40名,起到了极好的轰动效应。 (二)开展包村驻村活动。以“千名干部进农村、服务群众促和谐”为主题,深入持久地开展“单位包村、干部驻村”工作。98个县域机关单位与82个村结对帮扶,上千名机关党员干部进农家、住农村、吃派饭,面对面了解诉求,手牵手排忧解难,心贴心传递温暖,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架起了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一座连心桥。包村驻村活动已成为我县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有效载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方式、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渠道、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举措、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办法。 (三)开展荣誉争创活动。大力弘扬“超越自我、争创一流”的通河精神,把党建工作的成效,尤其是争先创优活动体现在争创国家和省、市级荣誉的实际行动上,拉动全局工作登台阶、上水平。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等X余项国家级荣誉和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全省城市园林绿化先进县、全省平安县、全市服务新战略十佳党委等省、市级荣誉XX余项,各乡镇、各部门争创国家和省、市级荣誉XXX项。今年, 国家级卫生县城创建工作已通过国家明查,待国家专家组审核,近期有望命名。 三、创新干部工作机制 始终将干部队伍建设作为科学发展的第一要素,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