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是与非教学设计.docx
网络游戏是与非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聚焦热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游戏,了解网络游戏的利弊。
2.通过我有妙招,引导学生掌握避免沉溺网络游戏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防沉迷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的交流,学会合理玩网络游戏,并能在生活中自我约束。
三、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和大家聊一个话题——《网络游戏的是与非》
活动一:网络游戏的利与弊
(一)调查交流
1.你们玩过网络游戏吗?平时课余时间,你们会玩哪些网络游戏呢?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吧!
2.出示课前调查的数据表,分析学生喜欢哪些网络游戏。
3.出示家长们对于网络游戏的态度调查表。
过渡:那么,我们究竟是不是该杜绝玩网络游戏呢?这就需要我们来好好分析下,网络游戏的利与弊了。
(二)讨论:网络游戏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呢?
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选择一种观点,结合生活经验,并说说你的理由。
1.预测观点:利大于弊
利大于弊---开发智力
(1)亮出观点:一些益智类的网络游戏,可以训练我们手脑配合能力,起到开发大脑,提升智力的作用。比如线上下棋、走迷宫、数独等小游戏都很有趣。
(2)教师补充益智类游戏知识。
总结:科学研究表明玩一些益智类、知识类的游戏可以增强孩子的灵敏度及大脑灵活度,但是玩游戏的时间要适可而止。
(3)体验游戏:我们来体验一下《成语接龙》的游戏吧。
(4)交流感受:说一说自己游戏后的感受吧!
相机板书:开发智力
相机板书:增进友谊
相机板书:放松心情。
相机板书:学习知识
2.预测观点:我认为弊大于利
弊大于利--占用大量时间:玩游戏的时间是不确定的,有些时候可能只是想玩一会,但是不知不觉时间就过过去了,根本停不下来,对别的事情也没兴趣。板书:占用大量时间
弊大于利--影响注意力:玩游戏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注意力,上课时候很难集中精神,不想学习。板书:影响学习
弊大于利--人际疏远:顾着玩游戏,连吃饭都在玩游戏,也不和家里人沟通聊天。板书:人际疏远
弊大于利—影响健康:长时间玩网络游戏会觉得头晕、眼睛疼。板书:影响健康
3.观点交锋,问题焦点。交流到这里,我们发现玩网络游戏既有利也有弊。我们要正确对待网络游戏,又要做到不能沉溺其中。
活动二:我有妙招交流活动
(一)我有小妙招
师:那么,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法避免沉迷网络游戏呢?看看下面这个情景剧,你有什么妙招帮助他们?
1.播放视频
同学们,你们瞧。小王同学因为沉溺于网络游戏,给自己的身心都带来了不良影响。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2.小组讨论:有什么好办法给小王支招?
预设1:限定上网时间;
预设2:寻找替代性的爱好:比喻运动、阅读、看电影等
预设3:邀请家长陪着上网
预设4:把玩游戏作为一种奖励的方式
……
小结:刚才同学总结的办法都是靠自己来控制好,但网络游戏的强大诱惑,有时候还要一些技术的手段来帮助自己,那会更好。
(二)网络游戏设计师
1.小组讨论:假如你是一位网络游戏设计师,你会设计哪些技术手段来避免青少年网络游戏,请你发护你的想象力,画一画,说一说。
2.小组汇总,填写好教材p63页的表格。
3.小组派代表汇报。
预设1:超过一个小时,游戏自动关闭
预设2:两次游戏之间间隔至少一天,否则就会自动扣除游戏所得积分。
预设3:游戏超过半小时,屏幕自动蓝屏,并播放眼保健操的音乐。
预设4:同一个手机号码,你能注册多个手机账号,这样就能缩短玩游戏的次数。
总结:同学们的设想非常棒,都能从健康上网的角度提出建议,其实有些想法已经被运用,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们提出的这些更好地建议也会实现。更好的防止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
4.出示法律条例
过渡:防治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不仅是个人和游戏公司的事情,还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2019年10月25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内容:
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均须使用有效身份信息方可进行游戏账号注册。
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每日22时至次日8时,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
法定节假日每日累计不得超过3小时,其他时间每日累计不得超过1.5小时。切实加强行业监管。
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为未满8周岁的用户提供游戏付费服务。
结课
过渡:这些通知中的内容和一些技术手段,都能有效防止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世界,保护同学们上网时的安全和健康。同学们要了解这些规则,还要自觉遵守。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网络游戏的利与弊,更要遵守规则,学会自律,充分享受网络游戏带来的快乐。老师把这些知识归纳在了一首儿歌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网络游戏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