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计史第一章.ppt
设计史--试图总结某一特定时期的设计发展规律,包括各种风格特征、各种派别、各种人物、各种事件。一、关于本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意义与作用1、通过对史论的学习可以了解各种设计思潮2、透过设计演变的规律有利于把握时代设计动态3、了解过去、立足现代、着眼未来,是每个设计者设计过程中的责任与使命。设计[史]审美价值取向社会政治格局经济发展状况思想文化意识不同的风格和理念,多种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容易创生新的概念、潮流和趋势。1设计思想的把握设计人物的熟悉设计风格、成因及演变的了解关于本课程的学习方法绪论→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设计→装饰艺术运动→现代设计教育(包豪斯)→二战前后的设计→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设计→后现代时期设计背景(事件、线索)→代表任务→作品→设计风格及流派→启示关于本课程的学习内容2第一章绪论01设计与现代设计现代设计史的起始时间设计与经济的关系设计与科学、艺术的关系现代设计艺术的形态范畴与划分0223%Option1设计的概念现代设计的界定设计一般有现代与传统设计之分。因而现代设计是相对传统设计而言,为现代人、现代经济、现代市场和现代社会提供服务的一种积极的活动。所谓设计指的是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问题求解的方法,通过视觉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30%Option2第一节设计与现代设计现代设计的范畴从时间上来看,一般是指工业革命后,由于工业技术的发达和生产条件的不同,使得设计应用发生了变革,设计表达的方式变得复杂和多样,在二十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设计活动。从范围上讲,现代设计主要包括现代建筑设计、现代产品设计和现代平面设计等三大块。第二节现代设计史的起始时间历史学角度:世界现代史的开端--1848年欧洲革命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说、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说政治、经济、科技飞速发展??????20世纪初上海月份牌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1863年巴黎“被否决的沙龙”1889年巴黎埃菲尔铁塔工业设计美术创作建筑设计视觉传达欧洲中国一、工业革命的特点1.工业技术的进步(1)能源的变化:包括燃料和动力,如煤、电力、石油、蒸汽机和内燃机。(2)材料的变化:采用新的原材料,如钢铁、玻璃等。(3)生产的变化:发明众多新机器。(4)分工的变化:劳动分工细化、专门化。(5)运输的变化:蒸汽机车、轮船、汽车、(6)技术应用的变化:由军事领域转向民用领域。小结:工业化、批量化、新技术广泛应用工业的发展对社会和生活的影响1工业化生产带来的问题:2生产事故经常发生、有害健康的工作环境、重复3沉重的劳动带来对身心的负面影响、机械生产对4创作的限制、社会治安的失控……5工业化生产的贡献:6为现代设计的产生提供契机,适应新时代、新环境的设计意识应运而生;7新的生产工具、材料、能源为现代设计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8二、艺术风格流派转变的影响原因:社会革命的浪潮,使艺术风格发生转变,至01现代派美术的诞生。02影响:19世纪70年代,印象主义面对巨大的社会变03革,回避敏感的社会问题,关注日常生活的美以继04续艺术的探索。05特征:反对学院派的教条,采取不调和的反对态度。06代表人物:凡高07第三节设计与经济的关系设计--为明天的生产而准备的造型计划从经济角度认识设计,从设计角度为经济服务。设计计划未能实施投入生产产生经济效益游戏、失业设计与生产、技术、消费、市场一、设计与生产设计是产品生产准备工作的重要部分设计什么、为什么设计、怎样设计工业革命之前:工匠=设计师+工程师工业革命之后:社会分工,设计从生产环节独立出来设计为企业的生产而设计,以生产为设计的价值体现现代设计初期:面向大众化的设计比较茫然,无法准确把握设计的形式和风格,创意思维受限;机械技术的粗糙使产品不能优于手工业品,引发设计界的争论,争论的结果产生了现代设计。二、设计与技术技术从设计(发明)而来,为设计形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设计的边缘性:设计规划(预算)、设计实施都需要技术的支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技术知识产权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合理性原则先进农业落后农业机械化生产,飞机施肥、自动控制排灌手工劳作,靠天吃饭三、设计与消费、市场工业革命加速了商品生产的快速发展,商品生产以消费为基础和导向。消费决定市场和最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