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光伏发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

发布:2022-08-20约1.55万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00MW光伏发电站项目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批准 年 月 日 审核 年 月 日 编制 年 月 日 ×××有限公司 ×××100MW光伏发电站项目监理项目部 (加盖监理项目部公章) 2022 年 07 月 目 录 TOC \o 1-1 \h \u 2064 1.1 土方工程 1 11040 1.2 地下防水工程 5 12969 1.3 模板工程 7 30802 1.4 钢筋工程 9 18232 1.5 混凝土 12 7383 1.6设备基础预埋件或预留孔问题 19 12087 2.1电气安装工程 20 PAGE 2 1.1 土方工程 一、挖土时放坡未按措施或设计要求进行 1.现象 机械或人工开挖时挖土边坡放坡未达到设计要求。 2.原因分析 (1) 施工时未对施工人员进行认真的交底,开挖时施工人员未认真查看设计或措施要求。 (2) 施工前施工人员未认真查看地质资料,对地质情况不熟悉。 (3) 现场开挖测量时未做明显的标记。 (4) 施工人员及各级管理人员未从思想上重视。 3.防治措施 (1) 开挖前负责施工的人员要对开挖措施进行仔细地查阅,弄清开挖措施中的要求,在施工前对具体的施工人员进行认真的交底。 (2) 测量人员在对现场进行开挖放线时应严格按图纸设计及措施要求进行,并在现场做出明显的标记。 (3) 开挖过程中各级管理人员也应熟悉措施,看到不符合措施或设计的开挖现象应及时制止,并能提出正确的要求,使现场按要求进行开挖。 4.治理措施 若现场出现未按设计要求或措施进行开挖的现象,要求施工人员对未达到要求部分再行开挖,并使其达到要求,或采取一定的措施对边坡进行加固。 二、场地积水 1.现象 在建筑场地完成场地平整后,场地范围内局部或大面积积水 2.原因分析 (1) 场地平整时,尤其当挖、填方面积较大或较深时,填土碾压密实度差,或填土的土质不符合要求,如采用了不宜做填土的淤泥、冻土、膨胀土及有机物质含量大于8%的土,以及硫酸盐含量大于5%的土等,都会遇水产生不均匀沉陷,低洼处造成积水。 (2) 排水措施不当,场地周围未做排水沟,泄水坡度不合理,地势较低的建筑场地周围无截水沟。 (3) 在场地平整过程中测量人员思想不重视,测量时误差较大,或出现测量错误,使场地标高不一,致使场地积水。 3.防治措施 (1) 进行回填施工前,认真选土,选用合格的土料进行回填。 (2) 场地内的填土认真分层回填碾压(夯)实,使密实度不低于设计要求,避免松填。 (3) 按要求做好场地排水坡和排水沟,地势较低的建筑物周围做截水沟。 (4) 做好测量复核,避免出现标高误差。 4.治理措施 若场地内出现了积水现象通过设置排水沟及正确的排水坡度,对场地内较低的部位采用回填压实到达标高的方法,或对标高较低的建筑周围设置挡水沟以防止场地内积水。 三、挖坑(槽)时塌方 1.现象 在挖方过程中或挖方后,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塌陷或滑塌。 2.原因分析 (1) 基坑(槽)开挖较深,经过不同的土壤时,没有根据土壤特性分别放成不同的坡度,致使个别土层边坡不稳定,造成塌方。 (2) 地下水位较高地区开挖基坑(槽)时,降、排水措施不得当,地表水较多时,边坡上土容重增大,凝聚力降低,滑动力增大,造成塌方。 (3) 坡顶荷载过大如建筑物距离较近,而且又无挡土墙;坡顶堆料过多;坡顶施工振动荷载过多、过大,都可能造成边坡的失稳而塌方或滑坡。 (4) 土质松软,开挖次序、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 3.防治措施 (1) 基坑开挖前应仔细研究地质资料,并根据不同的土壤特性设计不同的坡度。 (2) 在地下水位以下施工时,基坑(槽)四侧或两侧挖好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将水位降低至坑、槽底以下500mm,以利进行挖方。降水工作应持续到基础(包括地下水位下回填土)完成。 (3) 雨季施工时,基坑(槽)应分段开挖,挖好一段浇筑一段垫层,并在基坑两侧围以土堤或挖排水沟,以防地面雨水流入基坑槽,同时应经常检查边坡和支护情况,以防坑壁受水浸泡造成塌方。 (4) 弃土应及时运出,在基坑(槽)边缘上侧临时堆土或堆放材料以及移动施工机械时,应与基坑边缘保持1m以上的距离,以保证坑边直立壁或边坡的移动。 4.治理措施 可将坡脚塌方清除,作临时性支护(如堆装土草袋、设支撑护墙等)措施。 四、填土出现橡皮土 1.现象 填土夯打后,土体发生颤动,形成软塑状态而体积并没有压缩。 2.原因分析 在含水量很大的腐殖土、泥炭土、黏土或粉质黏土等原状土上进行回填,或采用这种土作土料回填,当对其进行夯实或碾压,表面易形成一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