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_09112815569253.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五谷即粟、豆、麻、麦、稻。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谷”原来是指有壳的粮食;象稻、稷(jì计,即谷子)、黍(亦称黄米)等外面都有一层壳,所以叫做谷。谷字的音,就是从壳的音来的。五谷原是中国古代所称的五种谷物,后泛指粮食类作物。水果1,有中国本土的水果如:桃、李、杏、桔子、梨、酸梅、胡桃等.(注:1972年发现距今约7000多年磁山文化遗址胡桃的出土,修改了所谓汉代张骞引自西域的说法。)在我国古代,很早就注意到食物对人体健康和医疗上的重要作用。在《黄帝内经》中就率先提出了食疗的概念。唐代名医孙思邈更是把食物的药用作用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在其名著《千金方》中说:“凡欲治疗,先以食疗,即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可以说孙思邈是历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食疗”的人,他不主张什么病都吃药,应该先从饮食入手。食疗之法也和中医辨证施治一样,既要懂得它们对人体有益的一面,也要了解对人体不利之处。瓜果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既是调节生活多样性的原料来源,也是人体获取多种营养元素的必需品。然而,不同的品种含有不同的生命基因,不同的生长方式和土壤结构也会生长出不同的品种。 中医学把人体体质系统分为寒、热、虚、实四种类型,而食物也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属性,人们在食用时也应根据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来选择食物,以免产生不良后果。在敦煌遗书《食疗本草》中,就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些果蔬作了十分透彻的利弊评述,提醒人们在大快口福的同时不要忘记“乐极生悲”的后果。冬瓜原产于我国,是人们日常见惯的蔬菜之一。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减肥妙品,在敦煌遗书《食疗本草》中说:“将冬瓜煮熟吃,能使五脏得益”,获取一定的营养元素。冬瓜也是喜欢健美、追求瘦身型人的食物。(“煮食之能练五脏精细,欲得肥者勿食之,为下气欲瘦小轻健者食之,甚健人。”)冬瓜味甘淡,性寒,清香爽口,含钠量低,不含脂肪。还有“主治小腹水鼓胀,又利小便治消渴”的功能。对患有肾脏病、浮肿病、糖尿病者大有益处,是理想的食疗佳蔬。 冬瓜子味甘性平,有清肺热、利胸膈、除烦满、止咳化痰、去热毒,除湿利水,解暑生津和排浓等功效。《食疗本草》中也说:“其子主益气,耐老,除心胸气满,消痰止烦。”经过有效方法炮制加工过的冬瓜子,又有美容、明目壮元健体的作用,所以冬瓜子亦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养生食物。(“曝干为末服之……令人肥悦,又明目延年不老。”)因冬瓜性寒,所以有散热退烧之功,将冬瓜汤趁热服之,既可缓解,但患风寒的病人慎服之。(“去头面热风,热服发者之食,患冷人勿食之……”)
显示全部